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图片 -> 列表

【深度】行走南雁苔泰古道 寻找雨中江南韵味

2017年06月27日 10:11: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沿途美景

  

  本网记者 宋淑莹/文 张啸龙/摄 编辑 俞丹

  你见过雨天的苔泰古道吗?忽来一场雨,雨滴敲击着石阶,溪里流淌着清响,水珠在枝叶上流转。雨中的它,依山傍水,像落笔未干的水墨画,极具韵味。苔泰古道,在南雁、顺溪人心中,是一条旧时的回家路,是被安放在溪边的“桃花源”。雨天、晴天、四季皆有景的它,适合周末来场悠闲游。

  

苔泰古道

  

  苔泰古道,位于我县南雁镇苔湖村至顺溪镇,途经南雁镇三兴村、堂基村和顺溪镇的溪北村。顺溪溪流贯穿整条古道,两岸青山绿水,绿意盎然。据记载,由于顺溪四周都是高山,要进入顺溪,除乘坐竹筏外,陆路只有从苔湖进入顺溪的苔泰古道。古道沿溪沿山而建,长约3公里,多数路段保存完整。道路最宽处约为2.8米,最窄处约为1.2米。路面基本平坦,行走方便、轻松。

  在寻找古道的路上,四周花儿开得正浓,空气中弥散着清逸的香,穿过南雁镇苔湖村石桥,沿溪边小路往三兴村岭街南路走去,透过滴水的屋檐,其下黑色的燕儿,连着周边的木质老屋、石墙、苔藓,只觉一黑一灰、一白一绿,极简中渗透着质朴的美。在老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耳旁尽是雨滴和踩水的声音,仿佛回到了“从前慢”的简单日子。坐在屋檐下聊天的老人们说,这里曾是交通要道,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后因公路开通,客流量减少,就显得冷清了。但至今仍保存着一些旧时的建筑风貌,如木结构、块石结构的路亭、民房等。

  

古道就在这青山绿水间穿行

  

  从岭街南路出来,有一条百来米长的小道,人安静地行走其中,不仅能感知到树木的气息,还能体会到溪流中所藏着的花儿滋味,一片片白色的花瓣随着溪水的流动而上下起伏。约八十来米后,遇见色彩浓厚的三官亭。三层楼高的建筑,被群山、溪流、农田和竹林所包围。登到高处,原本错乱分布的绿竹、山峰,因视线角度的变化,框在了同一幅画里,有着“尺幅窗,无心画”的意境。而绿竹缝隙透漏出的溪水,又多了份婉约之美。继续往前走二十多米,即是堂基村。

  

情人谷瀑布

  

  堂基村是我县畲汉混居的少数民族村,因其有古庵堂基址,故而得名。堂基村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溪边的走廊。对岸的山峰高耸入云,身后是阵阵花香,木质的地板,踩上去微微有着咯吱的声响。溪面倒映着天空与山的影子,等风来时,本就被雨水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山水画,会被吹得更散,溪水成了蓝色、白色和绿色。除了临溪而建的走廊,村中的八卦岛、情人谷亦是极好的选择。通往八卦岛的心愿桥上挂着祈祷的木牌。在情人谷入口,爬满蕨类的墙面,就挨着清澈见底的小溪,不时有一群鸭子悠闲地划过水面。举目,不远处农户正忙着耕地,悦耳的鸟叫声穿梭其间。到了情人谷终点,四周皆是草木清香,峭壁遮挡了大部分天空,抬头望去,小小的天空,大大的瀑布,甚是壮观。

  踱步到堂基村竹楼后,从其一旁的路口进入古道。苔藓早已在卵石路的缝隙里长得绵密郁葱,在行人一深一浅的脚步下,留下细微的印迹。与他处古道相比,溪水与竹林并存的它,有山作伴,有水为邻,有花可赏,有树乘凉,有瓦遮头,亦有溪滩作伴,别有趣味。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走走、望望,数数溪里的石头,也能独享一份“相看两不厌”的自得其乐。途中,会与路亭相遇。走入亭内,空间彼此开放,不设间隔。四处观望时,会发现此处的建造手法与他处截然不同,不似平常的亭子,更像一座旧式的小庭院,有拱门、有屋檐,上盖小青瓦,两端有脊饰。

  

路亭

  

  过了路亭,路面逐渐变窄。待经过树林、上下坡、溪滩后,视野豁然开朗的同时,离顺溪镇溪北村也就不远了。前几年,该处造了一段300米左右的临溪栈道代替原来的山上道路,让行人与溪边风景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除了这段临溪绿道外,溪北村还拥有全国文保单位的顺溪古屋,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陈迢岩大屋和清朝道光年间的陈有相大屋,透着年代气息和文化底蕴。

  桃花源会是何种模样?陶渊明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走完这条苔泰古道,或许你能感知一二,亦能寻找到古道的江南韵味。

  行车路线:驱车行驶到南雁镇苔湖村,下车往三兴村岭街南路走去,逛完老街后往堂基村方向走,再从堂基村竹楼后面的小道走到溪北村。

网络编辑:张超霞

【深度】行走南雁苔泰古道  寻找雨中江南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