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千古悠悠塘河水 ——《平阳塘河文化》前言摘编

2017年04月26日 14:26:17 来源:平阳新闻网

  林孝暖

  

  

  塘者,堤也。塘河,顾名思义,是指筑有堤岸的大河。平阳塘河是温瑞塘河的延伸,是古代温州地区南北交通的主干道。由于文献缺失,平阳塘河的确切开凿时间很难考证,但有理由相信,在平阳建县不久,平阳塘河就开始挖掘,唐宋时期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

  北宋时,平阳已有五条塘河:万全平原北塘河、东塘河,小南平原东塘河、西塘河,江南平原南塘河(分西渠、东渠)。此后至清代,增加了万全下塘河、江西垟平原萧江塘河和沪山内河。20世纪60年代,横阳支江又拦截成内河。这九条河流构成了原平阳县水网区河流的骨干。1981年,原平阳县析分为平阳、苍南两县后,江南塘河归属苍南县,萧江塘河和沪山内河分属两县,横阳支江的下段为两县界河。除江南塘河外,其余八河流构成了现在平阳水乡的水网骨干。根据1993年土地普查资料分析,现平阳县塘河流域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人居地的38%。其中,万全地区约162平方公里,小南地区约177平方公里,南港平阳萧江片约26平方公里。现在平阳塘河流域户籍人口约45万人,占全县50%以上。这平阳水乡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塘河流域仅仅是地域范围,文化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研究原则上,本书坚持创新性、系统性、历史性三大原则。

  创新性是指拓宽新的视野、运用新的方法研究塘河文化。传统塘河文化研究主要局限于民俗文化,本课题把塘河流域广义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在研究方法上,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

  系统性是指将零散的塘河流域文化现象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使之成为有序的整体,便于从总体上把握、指导塘河文化建设。为此,我们从塘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入手,把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个系统既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不同层次部分组成的有机文化整体,又从属于更大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为此,又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就事论事,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研究文化。

  历史性就是从发展的观点研究塘河文化。为此,不仅对塘河流域各种文化形式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尽可能都作了客观的概括,更重视对未来的发展问题作了瞻前性的研究。

  本书内容共十二章。第一章,千古悠悠塘河水。从塘河地貌切入,介绍塘河水源和流域地貌、塘河的挖掘和变迁、水网的形成和分布等。第二章,百姓浓浓故乡情。介绍塘河居民。塘河百姓,何时到来?来之何方?迁布何处?第三章,谁道群生性命微。介绍生态文化。平阳塘河人的生态文化是在认识塘河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基础上,在征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交替选择中逐渐前进的。第四章,但愿长河波漾碧。介绍治水文化。从古代的导洪入海、疏浚河道、筑堤防洪、建陡蓄水,到今天的五水共治,塘河人为了自己生活的安全,写下了逾越千年的治水文化篇章。第五章,百业昌盛农为先。介绍生产文化。从平阳塘河的生产发展史来看,是从传统农业及其副业逐渐转化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的。第六章,四通八达商旅兴。介绍交通商旅文化。交通便捷是商旅文化发展的前提,塘河流域留下许多交通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的遗迹和故事。至于现代交通已经超越塘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不列入塘河文化研究。第七章,寻宗问祖千年情。介绍宗族文化。宗族文化是在儒家慎终追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而约定俗成,以尊祖敬宗、敦宗睦族、凝聚血亲、弘扬家史、崇德尚贤为基本特征。第八章,事体和谐四海春。介绍礼教文化。平阳塘河流域作为汉文化传统区域,古代有儒释道和神道设教,近代以来有基督教的传播。第九章,人生经历衣食住。介绍生活文化。内容包括:生老病死、婚嫁社交、衣食住等人生历程和生活习俗文化。第十章,忙里偷闲农家乐。介绍休闲文化。内容涉及节日文化,戏剧曲艺、童谣民歌等民间文艺,南拳和龙舟竞渡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以及楼阁亭廊、园林假山等传统休闲空间和农村文化礼堂、滨水公园等新型休闲空间。第十一章,水土养就真人才。介绍水乡人物。本章回顾了平阳塘河流域历代人才选拔的成绩,着重介绍了塘河流域养就的政治军事人才、教育学术人才和文学美术人才。第十二章,艺文画卷存青史。介绍塘河文献。分经济水利、塘河揽胜、寻宗问祖、礼教文献、言情文学、实景入画等六个专题入录,并简要介绍文献作者和创作背景。

  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对未来平阳塘河文化的建设有所裨益。

网络编辑:谢天涯

千古悠悠塘河水 ——《平阳塘河文化》前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