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图片 -> 列表

【深度】城西古道,徜徉在人文和自然间

2017年04月11日 15:26:17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宋淑莹/文 张啸龙/摄 编辑 陈娴

  

沙岗村之上的城西古道

  

  在昆阳镇沙岗村近郊的山里,有一条城西古道。300多年来,行走的路面修整了,行人的服饰变了,旧时光也已转到新日子。然而,过去一年的光阴是这样,300年前的光阴也是这样,古道景色依然,且至今还担负着交通要道的功能,没有他处荒废之感。日前,记者跟随村民的步伐,一路上欣赏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

  

城西古道入口

  

  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西门干路:自西门外西南行,进沙冈岭、葛奥岭、枫树坛,经曹堡街、岛桥头,越鹤皋岭,过鹤溪街、詹家步、水头街,复越蒲岭,过交溪桥,经潮岩、苔湖、顺溪市、石包源、戈场,至天井阳坳,一百十八里六分,为泰顺县界。”这里所说的自西门外向西南行,经沙岗岭、葛岙岭、枫树坦,至梅溪溪头村这一段的西门干路,便是城西古道。该古道原先沿途多为宫庙、路亭、古桥、古枫树等历史人文景观,对研究古代平阳社会经济往来、民间交通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佐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老铜钱水库如同镶嵌在群山中的一块碧玉

  

  走进沙岗村,大大小小的民居点缀沙岗溪两侧,微澜的溪水从山上流淌而下,背着箩筐的村民正沿着古道来来往往。从高处眺望,灰白的古道、嫩绿的枝叶与山顶的老铜钱水库相接,似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延绵不断。这番景象,令人自发迈开步子,往那古道走去。穿过村中新建的牌坊后,便是城西古道的入口处。春日的雨水,给莽莽大山里的石阶路,镀上了一层新生的亮色,石缝里的嫩芽顶着些许湿润的土壤,散发着山野的清气。这段200多米长的上坡路,片片新叶或浓或淡,大小相间,各异其趣。在第1个转弯处,有着10来株粗壮的百年枫树和一座翻新过的路亭。亭子上方,虬枝错节,枝叶蔽天。若是到了秋日,坐于亭中,抬头望去,天空应是红色的。待秋色再浓些时,黄了的枫树会落满一地,抑或铺就在青灰色的瓦片上,两种冲突的颜色逐渐融合,该是怎样的美好画面。

  

沿途偶遇的珍珠鸡

  

  行走途中,风声、鸟声是一路相伴的,还能撞见成群的珍珠鸡。对行人好奇的它们,会跟随到不远处的小桥位置,再一哄而散,跳到矮小的树上、石头上。过了石桥,约行走一两百米,有一座古老的磨刀亭。其建筑形式与常见的道观有所不同,似普通的路亭,却有着独特的名字,不知有何深刻的含义。前方道路的尽头,即是老铜钱水库。建于水库边的山水长廊,由14根石柱构成,阳光明媚之时,纵横交错的光线跌落水面,继而投射到长廊内部,会产生一种整个空间皆是绿水的错觉。雨天时,就静静坐于其中,听雨声、看水雾缠绕,亦是另一种风情和景观。出了长廊,沿着游步道行走,岸边的几株桃树已开花,一片片粉色花瓣在枝头掩映重叠,水和花成了这里最亮眼的存在,静谧而不失单调。如此,眼前自有一幅画卷,宣纸上,粉对绿,水印花,山含水。清风袭来,画中景物有了更灵动的美感。

  

玉书庙

  

  游步道上,一步一景,脚下亦然,一块块鹅卵石堆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于且行且拍中,记录中国传统文化。几株树木扎根在残破的围墙上,绿意一路蔓延,形成奇特的云团。待光线明亮之时,拱桥边的一株树木以爬行的姿态,在桥身上方独木成林,撒泼自己的叶子,唤醒静默石桥的“生命”,多了份尘世之外的超然。拱桥另一侧,是建于明朝的玉书庙,“玉书”两字,来自与儒家至圣先师孔夫子有关的典故。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载:“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

  

路亭一角

  

  在古道上,除了美景,还有山野美食。位于水库边的老铜钱农家小院依山傍水,由三间瓦舍组成,房前是清澈碧绿的老铜钱水库,时有水鸟掠过。屋前的几亩菜地,种满各类果蔬,房后则是用竹子搭成的篱笆院子,养着百余只鸡,或刨食、或追逐,生机勃勃。老板在后院宰杀本地鸡,店里的阿姨从院子附近利落地刨了几株草药,清洗后与剁好的鸡块一起放入高压锅内炖,随着高压锅响起汽声,鸡肉混合药草的清香四溢,顿时让人垂涎欲滴。入口,汤汁鲜美而不油腻,鸡肉有嚼劲。

  

独木成林

  

  记者感悟:这条看似单调、景不多的古道,其实唯有走到底,才能感受到仅仅属于城西古道的颜色、美景和万物生长的声音。此外,该条古道地处昆阳镇城区外围,交通便利,且攀爬难度低。适合下午时分,约上家人或朋友一起徒步行走。若是时间空余,可继续行走到鳌江、北港区域山头。

  行车路线:驾车到昆阳镇沙岗村,在该村尽头停车,沿村中小路行走到城西古道的牌坊,就能看到古道入口处。

网络编辑:金雷雷

【深度】城西古道,徜徉在人文和自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