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图片 -> 列表

【网络媒体走转改】97个文化礼堂热闹元宵 村民乐开怀

2017年02月11日 20:14: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宋淑莹 徐远虑 文 兰娇娇 摄 编辑 金雷雷

  2月11日是元宵节,亦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从古至今,人们都要趁这个时节团簇在一起,欢天喜地“闹”一场。连日来,“闹元宵”的喜庆画面,在平阳各个文化礼堂上演,村民们沉浸在这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里,时不时大笑、鼓掌、拍照……

  

  

  据了解,元宵节前后,平阳97个文化礼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各地村民游行其中时,默感民俗活动的魅力,也在娱乐中传承了传统文化。文化礼堂里闹元宵,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群众们说,在文化礼堂这个平台里,传统的底蕴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人们更易体会和接受了。而且,文化和节日的氛围也更加浓郁了。

  

  

  元宵未到,灯笼已红。2月10日,凤卧镇吴潭桥文化礼堂的活动,在一场升国旗仪式中拉开帷幕,一群来自该镇红军小学的小旗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国旗来到文化礼堂前的升旗台,随着雄壮的国歌响起,和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人们的内心变得澎湃、激动。随后,在该文化礼堂门口,也是一派热闹景象。大家纷纷挽起袖子,和面粉、做汤圆,随着一双双巧手的搓揉,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很快就摆满了桌面。村民们把现包的汤圆下锅煮熟,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送到在场的每一位村民手中,增进了邻里群众之间的感情,也拉近了距离。

  

  

  吴潭桥村文化礼堂开展的元宵活动,让当地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2月11日,与其相隔五六公里的水头内岙村文化礼堂内,也有着相同的暖意和意蕴。各地文化礼堂虽都挂有灯笼,但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却是最妙的。在水头内岙文化礼堂现场,84岁的毛秋兰在破竹篾、编灯笼、收口、定型、糊纸美化,其三扎两贴就制成了一个精巧的灯笼。围观的群众有惊讶、有感叹,更多的则是心动。在毛秋兰的指导下,竹篾、彩纸逐渐在他们手中变化着模样,成型后,灯笼活了起来。他们表示,自己扎灯笼别有一番趣味,也重新认识了这门传统手工技艺。除了制作灯笼外,身穿汉服、挨家挨户送福的村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见大人、小孩都穿着我国传统服饰,他们把新一年的喜气,写进红纸里,手拿福字、笑颜敲门。收到祝福的村民们笑着说道,传统加新“福”,一个字“好”。

  

  

  元宵节,行走在平阳各地的文化礼堂,但见灯笼高高挂起,有规规矩矩的圆灯笼,有省级非遗头发吊灯展示,还有多彩的花灯,把前来“闹”的市民的脸映红了。虽说文化礼堂内美丽的灯笼无数,但论最有趣的,恐怕还是猜灯谜。人们观赏、停留,聚在一处仰着头,和同行的家人、朋友比赛谁先猜出谜底。碰上难的题目时,这盏灯笼会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跃跃欲试,期望自己成为“第一个猜出谜底”的人。此外,在水亭文化礼堂、水深社区文化礼堂、潘汇文化礼堂等地,还有着阵阵鼓词声,伴随而来的是老人家手打节奏、开口跟唱的乐呵画面。

  在各个文化礼堂现场,能引发万人空巷的,莫过于热闹非凡的舞龙、木偶戏和布袋戏了。驷马村文化礼堂的舞龙活动,甚是热闹。舞龙队的村民们相互配合,听从龙珠指挥,伴着锣鼓声,让龙身翻上翻下,时而迅猛,时而悠缓,时而盘踞,时而飞展,绕得观众眼花缭乱。当村民们托起龙身在人群里钻来穿去时,响起了喝彩声和鼓掌声,人们兴高采烈地欢腾起来。在秀溪村文化礼堂里上演的木偶戏,以及内岙村文化礼堂、王神洞文化礼堂里的布袋戏,让前来观看的村民们颇有感悟。“这些内容的展示,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观看表演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一场适合全家人都来参加的活动,也是一出欣赏和教育相结合的表演。

  “闹元宵”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只是平阳文化礼堂功能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平阳各文化礼堂如今都排出了“月月主题”活动时间表,组织“周日”活动,开展文化礼堂村民才艺大比拼、文化礼堂趣味运动会等“四演四赛”系列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气”。其让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效,真正落实到位,也让村民们竖起大拇指,连连称好。

  文化礼堂,礼堂文化。平阳文化礼堂建设已进入新常态,正在从“文化礼堂”走向“礼堂文化”的路上。

网络编辑:方裘裘

【网络媒体走转改】97个文化礼堂热闹元宵 村民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