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快讯 -> 列表

【深度】古道古迹古韵!随记者徒步闹村凤岭古道 寻觅古韵新意

2016年08月30日 15:19: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宋淑莹 文 张啸龙 摄 编辑 陈娴

  古道,是时间的化石。多少年前,一条条古道通往一个个与生活相关的地方,比如村落、田野、河流。然而,随着交通发达、路路通村,古道逐渐被人遗落山间。路上行人的足迹,也难以找寻了。今时,为了探访历史、寻觅清幽,记者一行人来到闹村乡凤岭古道,踏着古人走过的足迹,感知这里的古韵新意。

   

   

  凤岭古道延伸至南雁东西洞景区

   

  凤岭古道,位于闹村乡与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之间,是连接大施、小施、联山等地的重要通道。该古道除中间有几处被公路截断外,其余路面基本保持原状。据当地老人讲述,这条卵石山道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不知是在深山老林里匍匐了一千年还是五百年,只知历史很悠远了。

  

  

  龙凤桥跨溪而过

  

  初秋,眼前的山峰高低起伏。风从山涧里一点点踅起,吹拂着漫山的树,漫天的云。记者一行人驱车来到闹村乡龙凤村,在老人的指引下,来到凤岭古道。岭脚下,幽幽的路通向远方,绿绿的树望不到头,古道上皆是一块块龟裂的青石,有着旧时的气息,仿佛可以寻觅到一队队马帮的蹄印,一个个繁华的往日片段。行走间,忍不住蹲下触碰石块,沧桑的历史感透过指尖瞬间弥散开来。遥想当年,一条很长的古道上,脚下的石头,兀自滑滑的;山间的泉水,潺潺流着;村民一边走,一边哼着歌儿,擦肩而过时,驻足聊着惯谈的家常话。老人说,四五十年前,这条古道还是繁华的,大施村和小施村的村民们,会沿着古道前往闹村乡中心地带。这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直到村中修了公路,走的人少了,路面的行走痕迹也就淡了。

  

  

  古道两侧绿树成荫

  

  估摸走了几百米。近午,阳光直射古道上,眼前是岭头古老的石亭,其背后是参天大树。此亭,俗称凤岭亭,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是福建通往南雁荡山来往客人休息的重要场所。当时,为修路而建。路人走累了,可以在亭中稍作休息。老人说,早些年时,亭中还有免费的茶水供应,亦有小摊售卖零食和点心。随着来往的人少了,也就渐渐没了。附近,还有一口清泉,承担起行人的解渴需求。泉水,入口清凉而又温暖,有着矛盾的感官、同样的情结,那是一种承载了人文和乡情的味道。过了石亭后,不多久,路就断了。一条公路横穿过古道,将时空划分两半,一边是古意,一边是现代化的景象。从高处回望,你会发现公路并未彻底改变这里的韵味与葱绿,那些微小的人类改造运动,将泥土由这边搬运到那边,再由那边搬运到这边,都无从改变大的环境和氛围。

  

  

  古道中供行人休憩的路亭

  

  

  一口古井,解了行人的暑热

  

  沿着公路,继续行走约百米,可以看到一块写着“金龙”字样的路牌,往路牌方向走去,便又见到了古道。这是一片突然出现的小路。由于时间久远,四周全是杂草,这些植物有的能够叫上名字,更多的则叫不出名字来。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乱草,这条古道,早就有许多脚印了。带路的老人说,要走很远,怕走累就停下来。这么一说,反而更驱使了好奇心。记者一行人沿着道路走去,古道从田野与山峰之间逶迤而出,一直朝向更为深远的南雁荡山。一路遇见的田野、溪水、山路、峡谷、放羊的老人,如电影场景似的,呈现着独有的美色。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顺着路走下来,竟然有那么多不常见到的事物。屎壳郎从草丛中推着粪球出来,树林里长满形似“竹蜻蜓”的果实,用手摘下枝条上的果实,往空中一扔,“竹蜻蜓”就飞了起来。此时,穿透云层的光线,一层层打在上面,那些果实就一层层地绚烂。

  

  

  屎壳郎

  

  在不规整的古道间,还有一方彩色水潭,那是树叶着染岩石后,描绘出的彩虹印迹。道路的尽头,是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这条路和树林,不知接纳了多少漫漫古道的旅人。闭上眼,似乎满是昔日繁华场景。在前往最后一个目的地——小施村时,看见了更多的群山,以及让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老人坐在屋檐下,摇着蒲扇,眼角的皱纹里夹着丝丝笑意。村中,除了老人,最多的就是古屋。建于清末的李氏民居,古老的木质房屋,均透着年代的气息。据村子的老人介绍,这些不算什么古屋,只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罢了。

  

  

  古道终点小施村内保存尚好的李氏民居

  

  周边景点:凤岭山脚下的龙凤亭,颇有帝王之气。相传五代吴越王钱椒带妃子专程到平阳南雁荡山探望老朋友愿齐和尚,路过闹村宿夜,后愿齐弟子建“龙凤亭”以作纪念。亭子前有一座石结构的龙凤桥,横跨在潺湲的东垟溪上,系九孔石梁桥,始建于清代。这两处,是古人前往南雁荡山游玩的必经路之一。

  行车路线:从高速萧江口下车后,往水头方向行驶,再前往闹村乡龙凤村。

网络编辑:方裘裘

【深度】古道古迹古韵!随记者徒步闹村凤岭古道 寻觅古韵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