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时过境迁 沧海桑田——点校民国《平阳县志》偶得

2016年03月07日 11:33:22 来源:平阳新闻网

  去年,我参加了县图书馆点校民国《平阳县志》工作。在整个标点、校订的过程中,经常要对一篇文章,甚至是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反复进行咬文嚼字般地句读,同时还查找古籍对进行校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点校的准确性,还能从中得到不少收获,可以从中了解、发现很多老平阳县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或是改变一些以往的观点。

  鳌江小茄岛略观

  通福门

  坡南街

  有关鳌江“小茄”,历代方志均有记载。其中,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四载,“东海,北自瑞安县界榆木浦起,经斗门、仙口;自仙口南经江口、小茄、南监、邪溪、盐亭、抵大岙、王孙、蒲门;自蒲门、抵堕项岭、俞山;自俞山抵福宁县止,横亘三百余里。”民国《平阳县志》卷四《山川》载,“东海,在县东二十五里,自瑞安榆木(榆木浦即今榆垟外口),南经陡门(即沙塘陡门)之东,受万全塘河水;又南经跳头、头沙,转西经三沙,过阳屿峡,至四沙纳一溪,经墨城为横阳江水口;又南江口、涂厂(按:旧志东海下,有小茄,次在江口之下,即象冈。今东境海涨甚广,其海滨处为涂厂。)及白沙外塘之东涂;又南稍东,经南监之外塘至舥艚……”

  据上述史料记载,笔者认为“小茄”是个位于鳌江南岸、江口(邱埠)下游,旧时白沙塘外口江面上(即今龙港镇白沙办事处象冈村)的茄形小岛。它同北岸阳屿岛一样,悬浮于鳌江南岸海口。后来,随着海涂淤涨和人工围垦,与平原融为一体。不过阳屿山属大陆岛,其山脉与大陆相连,而小茄应该是河流入海,泥沙淤积河口形成的冲积岛。这在《中国海湾志》第六分册《浙江省南部海湾》第五节《地质地貌》亦得到引证:“由海相灰色粉砂质黏土构成的湿地和由细砂及贝壳砂等粗粒沉积构成的沙堤相间发育,成为温州海湾海积平原的重要地貌特征……其中,鳌江南岸海积平原,原为沿象冈一带分布的埋藏沙体。”“飞云江沙园沙堤和鳌江象冈沙堤等构成的温州湾第二条稳定的平原岸线,形成年代距今2000年前。”

  沙堤,是指与海岸平行的狭长沙质堆积体,是波浪将侵蚀物质向岸搬运,堆积于海岸的产物。有的沙堤呈连续或间断地分布在岸外海滨,被泻湖与陆地隔开,为岸外沙堤,亦称冲积岛;有不出露水面的堆积体发育,称为沙坝。象冈沙堤的体积大小,离岸远近,《中国海湾志》未作叙述,但历代志书《山川志》,皆与其仙口、江口、阳屿、南监、盐亭等著名的地标地名并称。据此可见,小茄应该是一个发育完全、体积可观、高潮位不没的河口冲积岛。

  《中国海湾志》所提到的“2000年前”,应是小茄岛形成时间,而不是它被人类开发、与大陆融为一体的时间。今象冈分象北、象中、象南3个村,与刘店村有一河之隔,同属龙港镇白沙办事处(旧白沙乡),村东北临白沙塘。据沈克成《温州历史年表》载,“南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1258),平阳江南乡民筑白沙塘(下埠至白沙)、东塘(下埠至舥艚斜溪),以防海潮入侵。”白沙塘俗称内塘;东塘则称外塘。宝祐元年(1253),邑令陈容有《外塘》诗: “蜀(浊)江西来腾万马,此邑从来居水下。江豚吹浪蛟蜒飞,腥风怪雨飘无时。千夫万夫供畚筑,令尹寒饥江上宿。往往欲以身这堤,愿化此身为三犀。运石如山分寸累,累得九层长数里……”诗人亲临筑堤现场,他站在新筑的堤坝上,目睹堤内、白沙塘外的淤涨之地已垦殖为良田,堤外长长的滩涂尚在混浊的江水中,不断沉积滋长,不禁发出了“此邑从来居水下”的感叹。由此可见,下埠至白沙的白沙塘,当筑于外塘以前。

  白沙塘筑于何时?史书无载;陈容修筑外塘,是否圈小茄岛于堤内?也无史据,笔者亦不能臆测妄断。但据《温州海湾志》:“从不同年代修筑的海塘推测,明代后,岸线淤涨速度逐渐增加,为10~15米/年”来推算,大约南宋绍兴元年(1131)以前,小茄岛尚悬浮于白沙塘外口。可以想象:当时,小茄岛西南(今龙港镇老城区的大部)尚在水下,与其对面未成陆的鳌江镇老城区,形成一个偌大的内海,那时横阳江的入海口,当在“新渡嘴”上游,北岸南渡之舟,须绕岛而入旧时的白沙里。

  坡南曾有一江东流入海?

  民国《平阳县志》中的平阳地图(局部)

  白涉塘

  以往读谢灵运《横阳还峤上》(集题作“游岭门山”)诗,每读到“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渔舟岂安流,樵拾谢西芘”时,总会感到困惑。岭门山并不高,诗人站在山上如何就能看到横阳江上的渔船呢?一日试登岭门通福门城楼,只见民居鳞次栉比,后来爬上城楼的女墙上,也只能望到汇头烈士墓两棵古樟的树梢。就是诗人登岭门山的永初三年(422),岭门山南坡未筑民居,一片空旷,我想最远也只能看到平塔山,不管天气多么晴朗,也看不到二十五里外的横阳江,因为前有龙山、塔山和高高的蔡家山遮挡了视线。千百年来,虽人事变迁,但岭门山的高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龙山、塔山与蔡家山的位置,更不会移动。那么剩下的只有一种可能,谢灵运站在岭门山看到那条“瀄汩两江驶”的江,不是横阳江,而另有一条江,且近在岭门山前。多年来,留意历代县志及地方先贤史藉,想找到这条江的佐证,但始终未能如愿。

  最近,无意间读到了宋许景衡的《迎坡阁记》,终于看到了谢灵运在《横阳还峤上》诗中所说的那这条江的身影。《迎坡阁记》曰:“平阳,浙东之穷处也,邑于山谷间,直南有坡,蔓延数里,而其势稍平,荥阳潘君阁于所居之东。”“盖坡之旁,江流入于海,路接于七闽而极于交广,凡士大夫之北去,与夫南者,往往取道于此。”文中“直南有坡”“阁于所居之东”“坡之旁”等地理方位的描述,不正是清楚的告诉我们,现今岭门南坡,在宋代有一条东流入海,随潮涨落的江。

  《迎坡阁记》虽未具岁次,但其作者许景衡,瑞安白门人。据宋胡寅《资政殿学士许公墓志铭》载,绍圣元年(1094)进士,建炎二年(1128)五月二十七日卒于瓜州。由此推之,至少在888年前,东海的渔船,尚可直抵县城坡南。

  若将时光倒退至753年前,县令陈容在鳌江江南修筑海堤时,眼前一片“蜀江西来腾万马,此邑从来居水下”的情景;倒退至谢灵运站在岭门山时,江南和小南平原大部分还在水下,呈现给人的是一个偌大的内海。那时水利未兴,陡门未筑,出山的溪流汇成条条大河,自注于内海,潮涨时渔舟逐着潮水溯河而上,或游弋,或撒网;内海里的山丘和高地,或崛起于水面,或半露于浪里。我想诗人的“千圻邈不同”“渔舟岂安流”,正是那时岭门山前的真实写照。(陈崇华 文字编辑 郑振国)

网络编辑:周昌均

时过境迁 沧海桑田——点校民国《平阳县志》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