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残联 -> 列表

生命因关爱而精彩 县残联扶残助残工作纪实

2016年01月29日 14:52:12 来源:平阳新闻网

  竞技赛场上,肢体残疾人陈德光在浙江省第九届残运会的坐地排球项目中代表省队取得了银牌;艺术舞台上,我县近百幅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展示自强不息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商海浪潮中,伤残退伍军人周允近,投资100多万元承包了300亩地种植水果,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这一切,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平阳残疾人所取得的成绩。这一切,更是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最具体、最形象的褒扬与肯定。

  近年来,我县围绕保障残疾人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和劳有所得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思路,通过实施生活保障、康复服务、教育扶助、就业创业、扶残助残创建、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等工程,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全县残疾人工作呈现新活力,广大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新实惠。“十二五”期间,我县被列为“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省级试点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并获得了“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等荣誉称号。

  社会保障保温饱

  “十二五”期间,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有新提升。2218名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单独施保全额享受低保金857人,全额享受补助金1361人;残疾人生活补贴提标,投入169.77万元,为1642名18~60周岁无固定收入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125元/月;投入135万元,为980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提供助学帮扶,补助人数创历年之最。城乡居保人数从2011年的5529人增加到2015的7720人(不含民政参保),增长了39.63%;新农合人数从4052人增加到12025人,增长了196.77%;城乡居民保险以100元标准补助,新农合以低保、五保、特困、重残全补,其他补半的标准给予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1年的220元~360元提高到2015年的575元,增长了261%。

  当家住水头镇闹村社区季山村的洪永贺从水头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季昌顺手中拿到低保证时,一直开心地反复念叨:“有这么好的政策,老了也不怕了。我虽然不能跟正常人一样挣钱,却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以后基本生活就有保障了。”一位残疾人工作者感慨地说:“残疾人生活保障方面牵动着我们残联人的心,能让他们老年生活有保障,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康复服务助康健

  腾蛟镇腾祥社区的残疾人老白(化名)在记者回访时,讲起了多年来残联对他的帮助。据了解,老白中风偏瘫多年,由于行动不便,从此与轮椅、拐杖为伴。县残联工作人员得知这个情况后,专门到他的家里了解情况,并根据他房子的结构,为他免费安装了坐便器扶手、康复器材等。现在,老白进出卫生间方便安全多了。

  为下肢缺失者安装一条假肢,让他们能自由出行;为听力障碍者送上一台助听器,让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为视障者送上一台助视器或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让他们看到多彩的世界。“十二五”期间,县残联开展了一系列康复工作,完成白内障免费手术1846例,仅2015年就实施378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8%),101名贫困听力残疾人验配助听器,80名盲人享受定向行走训练,28名残疾人装配假肢(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40%),为180名残疾人发放器具。0~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类别齐全,涉及语言康复、脑瘫、智力、孤独症、肢体康复等,人数达33名,2名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手术。全县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改造或辅助器具配置254户。以顺溪、郑楼等省级社区康复示范站为引导,发展社区康复站5家,建立500张初步家庭病床,使残疾人就近就便康复;扶持建立1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成人康复专科医院1家,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打开新局面;选送到市培训社区康复医师10名,选送到省培训2名,形成家庭、社区、机构的立体康复模式。

  托养庇护送关爱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人对于大同世界的一个美好想象,如今,这一愿景在我县残联工作者手中变成了现实。

  多年来,县残联一直努力协调社会安养力量,争得民政等部门的支持,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完善托(安)养工程基本设施设备,做好对托(安)养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争取早日实现重度残疾人士安其所安,皆有所养。平阳长庚医院、温州康宁医院的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成立,使有托养需求的重度残疾人能就近就好地得到舒适的颐养和安全的照料。截至目前,我县托(安)养工程提标扩面,投入543.27万元托(安)养重度残疾人1464名,其中机构集中托养288人、居家安养1176人。

  “每天早上在这里和大家聚聚,还能一起看看电视,比呆在家里没事做好多了。”40岁的残疾人陈锦云在水头镇南湖社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见到记者,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在这儿吃穿不愁,每天有车接送,还能在这里做点来料加工贴补家用,生活变得充实多了。”在阳光庇护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残疾人不仅有康复设备供他们锻炼,有“同病相怜”者互相鼓励与关爱,而且还得到了比在家中更专业的照料与护理。

  目前,平阳县慈爱托养康复中心工程即将运营,这是我县“十二五”期间十大民生项目的敬老助残工程项目之一,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托养、康复、庇护等综合服务。据了解,该项目可同时为200余名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庇护等服务。另外,位于昆阳镇石塘社区的阳光托养康复中心目前已开展了前期政策处理工作,征地15亩,接下来将以PPP运作模式,与相关投资机构进行接洽,现已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文体活动展新颜

  提升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水平,可以促进他们全面融入社会,这对每个残疾人以及全县的残疾人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十二五”末,县残联实施残疾人“和谐·活力”行动,开展专题教育、感恩系列讲坛5期,400多名残疾人参与系列讲坛;举办“和谐·活力”系列文化交流节目,在鳌江镇华府庄园、昆阳镇农业观光园、梅溪十八都淘趣庄等地举办残疾人文艺演出;在鳌江镇文体中心举办全县残疾人艺术作品展,近百幅残疾人艺术作品参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彰显了我县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加强残疾人文体阵地和人才建设。鳌江镇文体活动中心通过市级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命名验收,轮椅太极拳等三支健身操队伍在全市健身操比赛上取得了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市残疾人体育锦标赛、全市特殊学校文艺汇演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我县肢体残疾人陈新新代表国家参与了法国皮划艇世锦赛,肢体残疾人陈德光在九残会坐地排球项目中代表省队取得了银牌。

  自主创业提精气神

  每个怀着创业梦想的人,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残疾人也不例外。

  为帮助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十二五”期间,县残联通过输出培训、委托培训、自主办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形式,组织179名残疾人参加淘宝、盲人按摩、盲人计算机、西式面点师、聋人手语、种养业等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等免费培训,使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基本得到有关部门、县残联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

  伤残退伍军人周允近是水头小有名气的残疾人企业家。2009年,周他带领6名残疾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创业初期,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帮手的情况下,县残联主动联系县农业局、水头镇人民政府,帮助融资100多万元承包了300亩地种植水果。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员支持……经过多方努力,近几年来,周允近的水果种植基地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带领周边农户创业致富。

  为拓宽残疾人创业的途径,提高残疾人创业致富能力,县残联还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落实366人就业创业帮扶补助,新增就业146人,其中按比例就业36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人,创成扶贫基地省级2家、市级4家。同时,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全县持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281人,入学率达100%;10名残疾大学生享受免除学费、住宿费政策。

  民间助残暖人心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实施,民间的助残环境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温州南片第一支服务队即鳌水服务队就是我县一支民间的助疾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各项公益活动中。据了解,该服务队2015年8月22日正式成立,目前有会员近30人,各界嘉宾、义工近200人。自3月14日筹建以来,开展多次颇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如4月2日,与团县委合作开展的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狮爱行动·让星空蓝起来”公益系列活动、“分享微清凉·传递微爱心”公益活动和“学子心·狮爱情”公益助学活动等,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县残联积极发展扶残助残志愿者组织,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开展家政、助教、康复等系列专项志愿服务和日常生活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如,平阳县聚爱爱心协会每个月定期到南湖社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开展服务。目前,全县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520名,从事志愿服务达到150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500多名残疾人得到助学、扶贫、助医等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

  此外,县残联通过举办助残日、特奥日等活动,积极营造助残氛围;并在《新平阳》报、县广播电台等媒体刊发专题,在省级、市级媒体播发残联活动信息,宣传我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

市残联一行灾后慰问残疾人(资料图)

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资料图)

中国手语培训现场(资料图)

 

残疾人基地就业(资料图)

阳光庇护中心残疾人在做来料加工(资料图)

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来料加工(资料图)


 (平阳新闻网记者 周兆奕 文字编辑 黄佩佩)

网络编辑:雷鹏

生命因关爱而精彩 县残联扶残助残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