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东津渡考记

2016年01月18日 11:04:13 来源:平阳新闻网

  历代方志史书,有关东津渡的记载并不是很多。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五《津梁》载,“东津渡,在凤林乡前仓(前仓即钱仓)。”指出东津渡在钱仓。清刘眉锡在《南雁荡山志》中写到“东津渡,即钱仓步头渡,上通南北两港。”该书提到东津渡是钱仓一个步(埠,下同)头渡,并说明从此过渡可通往南北两港。

  清代平阳著名学者叶嘉棆《东津渡送行》诗:“渺渺仓江水,潮声催晓渡。西望白云山,行人从此去。”诗中的仓江,应当为钱仓江的简称,而白云山,则在顺溪境内。诗中说,东津渡是钱仓江上的一个候潮渡,去顺溪等北港一带,需在此过渡。

 

 

  民国《平阳县志》卷八《水利志》“平澜渡”下案:“今钱仓分三步,皆能通南北港,无称东津渡者,附识俟考。”说钱仓平澜渡,民国时期分上、中、下三埠,每埠皆有船只通南、北港,但并没有说平澜三埠其中有一埠是东津渡。

  弘治《温州府志》、民国《平阳县志》、《南雁荡山志》和叶嘉棆的《东津渡送行》诗,都没有说明东津渡的具体位置到底在钱仓的哪里,犹如一个谜,令人捉摸不透……

  近期,笔者为点校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翻阅了大批的乡贤遗著,从字里行间仿佛又看到东津渡的身影。

  吕弘诰《重筑钱仓鹅颈埭记》载:“三十年,离大埭二里许吴家奥口,倚河滣岩筍,砌立水石達,而隔江居民以堪舆家言,不利彼境,酿成讼斗而止。”

 

  埭头村

 

  埭,即是用土石筑成的堤坝。古人有“埭非陡门无以通其流,陡门非埭无以固其址,众川非湫无以杀其势”之说,故旧志《水利志》,大埭大多指陡、埭、河、渠相配套的综合水利工程。

  钱仓旧时的鹅颈大埭,位于钱仓镇东北三里的埭头村,明正统年间(1436~1449),系县令章惠所建。“钱仓山合塘川山之水,汇此注于横阳江,埭成,御咸潮,司蓄泄,十二都、十三都、十七都之田皆资灌溉。”因为屡筑屡圮,年久失修,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吴家奥(今名岙底)河边,依附岩基修建水闸。然而,隔江居民,听信风水先生“对岸修闸与彼境不利”之说,以致两岸打起官司而酿成械斗,闸终无成。此处“隔江居民”的“江”,应该不指横阳江。离鹅颈埭二里处修水闸,又隔一条横阳江,距离遥远,当不至于有碍横阳江对岸居民的风水。据此推之,此“江”当指鹅颈埭之水,疏泄于横阳江通道的支江,俗称“斗门浦”。由于对岸建闸,潮涨时水涨潮高,江水对岸不得入,必多入己岸,利害相关,讼斗在所难免。

 

  《蓉林笔钞》

 

  《重筑钱仓鹅颈埭记》一文中,还言及步(埠):“清初,土寇掘坏南步头,潮汐侵内河,淤涨五湫,基址不可辨识。”民国《平阳县志》卷十八《兵事》载:“清顺治五年(1648),陈仓等联络永、乐、瑞寇何绍龙、石旗牌等,南北两港、江南、钱仓悉为蹂躏。”当时,陈仓等反清武装,攻平阳县城不下,退守钱仓,掘坏南埠堤坝,泄水以拒清兵。显然,《重筑钱仓鹅颈埭记》中所说的钱仓“南步”,亦应不指横阳江南岸之埠,因为掘江南堤防,水泄横阳江,与据守钱仓无补。故此,“掘坏南步,潮汐侵内河,淤涨五湫”的南步,当指与钱仓隔江而对的鹅颈埭之埠无疑。

  鹅颈埭居钱仓镇东北60°方向,埭前有支江,江上有南、北埠,有埠无桥,必定会设渡舟。至此,叶嘉棆《东津渡送行》和刘眉锡《南雁荡山志》“东津渡,即钱仓步头渡”之谜,应当有答案了。

 

  《钱仓水利总记》

 

  鹅颈埭前这条支江,何子祥在《设江口等处渡船,并给渡夫田亩记》中,称它为钱仓江,记曰:“由坡南内河从右逆上,则为钱仓江,浮钱仓江起岸,再过渡而达于闽省,则萧家渡。”由此可见,在何子祥未开钱仓新河,引梅溪水与西塘河相接之前,昆阳坡南河头至钱仓的船只,只能通到鹅颈埭,从鹅颈埭渡支江(浮钱仓江)达钱仓,再从钱仓渡横阳江而入萧家渡。钱仓新河与西塘连接后,坡南的船只,才能直达钱仓镇。张南英《南雁桥碑》所谓“自此钱镇之舟直至城矣,洵万世利。”即指此而言。

  何子祥之所以称鹅颈埭前的支江为钱仓江,与其江浦广阔淼漫有关,他在《钱仓水利总记》一文中说:“向埭在浦口,宽以数百丈计,潮汐冲击,成难,托易避之,移筑浦奥,以受新渠之水,仅二十丈。”清代量地尺,一尺为34.5公分,不说“宽以数百丈计”,仅按百丈计算,亦有345米,是岱口大桥长度的2.46倍(岱口大桥全长140米);窄处的浦岙宽度,也比梅浦陡门浦阔29米。

  顾名思义,鹅颈埭犹如鹅颈曲折修长,而得名。为了解鹅颈埭走向和长度,笔者重来埭头村,除了村头依岩筍而筑,建于康熙三十四年的陡门桥,和穿桥而过的西塘河外,其余已无处寻觅。昔日邑侯何子祥移埭于内,浚港为湖,“密柳藏莺,芷沼兰汀”的“仿佛西湖”,也早已不复存在。村中老人指着村前,车水马龙,汽车呼啸而过的104国道,告诉笔者,那是建在当年鹅颈埭坝址上。

  参考史料:

  1.《民国平阳县志》卷八《水利志》下“平澜渡”夹注;

  2.《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一辑《尚志堂诗文集》;

  3.《温州文献丛书》《温州历史碑刻》二集第四编《重筑钱仓鹅颈埭记》;

  4.《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二辑《蓉林笔钞》卷三《设江口等处渡船,并给渡夫田亩记》;

  5.见钱仓社区下埠村铜钱岩旁,张南英《南雁桥碑》;

  6.《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二辑《蓉林笔钞》卷三《钱仓水利总记》;

  7.《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二辑《蓉林笔钞》卷三《塔山镌字记》。(平阳新闻网通讯员 陈崇华 文字编辑 郑振国))

网络编辑:方裘裘

东津渡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