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不起眼的凤卧湾,不寻常的黄家人

2016年01月11日 10:43:41 来源:平阳新闻网

  黄美环

 

  凤卧,平阳西部的一个山乡。在它的山谷腹地一隅,有一个淤积小平原,土地肥沃,杂树生花,溪水淙淙。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冬,黄志炜为避倭乱,携子孙10余人,自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依仁里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始成村落。其东依凤山,前临金岙溪,溪流弯弯曲曲,状如卧凤,故名凤卧湾。

  黄家人肇基伊始,耕读持家,生齿日繁,自成北港一大家族。这样一个僻远的村子,这样一个方圆里许的村子,这样一个纯粹的黄氏家族聚居的村子,有谁知,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这一块有人文温度的土地上,你跺一下脚,也许能跺出历史的尘埃;掬一抔溪水,也许能折射出醇醪旧事……

 

  光复南京纪念章

 

  凤卧湾涌现出的英彦才俊

  凤卧湾文风昌盛,代有才人。据当地《黄氏宗谱》记载,清季黄家有进士黄大儒,例诰徵士郎黄维錩,例诰宣德郎黄维潜,贡生十二,乡饮宾四十人。黄志炜之玄孙黄维云、黄维浩、黄维雅昆季,敏而好学,皆为贡生,维云府试第一,维浩县、府两试折桂,维雅诗赋为邑中翘楚。清乾隆六年(1741),赐状元及第浙江学政邓钟岳,曾为黄维浩题赠“文元”“诗礼承传”两匾。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五年(1760),黄家三兄弟两度被钦授乡饮大宾,邓钟岳特为之题“三凤齐鸣”匾额。清嘉庆十年(1805),黄大儒参加乙丑科会试,钦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大清一朝凡268年,平阳县文科登进士者唯三人,另两位为昆阳西门人张南英、水头麻车人黄辅清。民国29年(1940),黄美昆、黄嘉稠、黄兆瑞同时报考浙江省立温州中学时,入学成绩囊括前三名,一时享誉东瓯大地。

 

  黄美环旧居

 

  凤卧湾走出的“开国军”功臣

  100多年前,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而人口不过千人的凤卧湾村,曾经有黄美环、黄正强、黄增受、黄美英、黄美雀等5位叔侄辈青年,参加过这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他们一道加入当时清政府的新式陆军——新军,一同被编入浙军陆军第一镇步兵第一标第一营后队,因黄美环天资聪颖,读过私塾,能识字知书,旋即升任正目(相当今班长)。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部进攻南京,时张勋等率辫子军负隅顽抗,死守南京,时局于新军不利。光复会遂调苏、浙、沪三军会同徐绍桢部,组成联军会攻南京。他们5人都参加了此次战斗,黄美环还加入敢死队,冲锋陷阵,同守城清军浴血奋战。12月2日,联军占领南京城。此役使清廷元气大伤,同时也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本轮攻克都城南京的浙军则被民众尊称“开国军”。民国元年(1912)元月,作为辛亥革命“开国军”功臣之一,浙江军政府授予黄美环银质军功勋章和银质“浙军光复南京纪念章”各一枚,并赐匾额“有勇知方”。

 

  黄兆高

 

  凤卧湾走出的老红军

  凤卧湾是凤卧的门户,是一块红色的热土,革命的火种曾在这里熊熊燃起,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老红军……

  黄耕夫(1909~2000)原名黄增昂,1933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法律专科。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温州白区工作团成员。曾两次参加代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边区主任公署进行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和平谈判。1938年1月,黄耕夫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教务长;3月,任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主任。1939年7月赴延安,后转战大江南北,1985年离休。

  黄李凤(1919~1996)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瑞平区委委员、浙南特委直属区委委员、组织科长。她年小胆大,机智勇敢,从事敌后武装斗争经验丰富。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曾以黄李凤的光辉一生为主题,联合摄制电视剧《不落的红星》,广为传播。

  黄兆高(1920~1990)1938年1月,参加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3月18日,粟裕率部开赴皖南抗日前线,黄兆高从此远离凤卧湾故土,随军鏖战苏浙皖边区,历经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战火中锤炼和洗礼,立下赫赫战功,曾获得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因受弹伤困扰,1978年在南京警备区副司令员任上离休。

  黄美平(1918~1943)受其三叔黄耕夫进步思想的熏陶,1937年12月,参加抗日救亡干校学习。1938年5月,赴新四军驻温通讯处任文书。他积极配合新四军兵站驻温采购办事处,以红十字会送难民的名义,先后护送时为“孤岛”的上海地下党和开明人士700余人抵皖南,同时介绍浙南进步青年200多人参加新四军。同年10月10日,国民党查封通讯处,黄美平与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谢文清、青年部长赖大超同时被捕,在狱中“特别支部”转为正式党员。1943年1月,饱受拷打,重病缠身的黄美平在对狱友说了“死怕什么,坚持下去”之后,溘然长逝。

  凤卧湾人的仁心善举

  凤卧湾民风淳朴,尚仁崇义是黄家人的族规家训。仗义疏财,热心地方公益事业,造福桑梓,是凤卧湾人在北港的口碑。

  水头街埠头商贾往来不断,但没有可供旅客候船避风躲雨之所。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腊月,黄维雅(1699~1776)率黄国龙、黄宗赵、黄士律等族人,为方便乘船商旅,耗资“三百余缗”,捐建水头中街“埠头亭”。时平阳县令何子祥到场捐献“薄俸五两”,并亲镌亭联:“藉温好似被千幅,乘快恰逢风满帆。”又题额“悦来”二字,并作《北港水头造路亭记》。

  凤卧人到水头街,途经凤安木头桥,时木桥久经风吹雨淋,已岌岌可危。1922年,退役回乡多年的黄美环在老家开办了“黄永和”南货店。他倡议改建凤安桥,发动黄家族人捐资一千余元银圆。他鸠工庀材,不辞辛劳,翌年造就一条七孔石板桥,方便了乡人的出行。

  1942年秋,平阳私立南雁初级中学筹办。作为筹委会成员,黄嘉箴不遗余力,曾以自家十三亩“米桶田”,兑换“十亩丘”田,捐赠“雁中”辟为操场。“雁中”之北是大垟,有良田千顷,却无耕农躲雷雨避烈日之所。1945年冬月,黄嘉箴献出半亩自家田地,并耗巨资在垟心岔道口独资捐建十六柱两厢房的三桥垟“新亭”,令人赞叹。民国时期,北港地区溺女婴之风颇盛,黄嘉箴不忍无道之行,1946年,他在水头街捐资创办育婴堂,以收养弃婴,遏制民间陋俗。

 

  人瑞坊

 

  凤卧湾,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一个有故事的村子,一个不寻常的村子……而今,凤卧湾村中那随处晾晒着的“长寿面”,在秋阳中麦香飘逸了400年,这是始迁祖黄志炜从闽南老家带过来的绝活,是黄家人的祖传手艺,一直丰富着平阳人舌尖上的味道。村子西南端屹立着的清代“字纸炉塔”,风雨百年,彰显着当地人对于文化的敬畏。凤卧湾村口的“人瑞坊”,有牌坊题刻:“熙朝人瑞,为贡生黄维龙妻苏氏(1678~1778)百岁建”,在春光里映照了238年时光,让人怀想当年那五世其昌的融融景象。(平阳新闻网通讯员 潘孝平 文 摄 文字编辑 郑振国)

网络编辑:方裘裘

不起眼的凤卧湾,不寻常的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