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卧牛山下农家子

2015年12月17日 08:55:19 来源:平阳新闻网

  “卧牛山下农家子,牛背讴歌带溪水。欲砍青阶竹作鞭,牵牛去耕天下田。”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写的《卧牛山谣》,一首诗道出了这位农家子的凌云壮志,也描绘出了腾蛟镇腾带村有山有水的田园风光。为了深切缅怀苏步青先生,展示他高尚精神品德和高超学术成就,打造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我县开工建设苏步青励志教育馆。经过3年建设,12月18日,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将正式开馆。在这开馆之际,我们共同又重温一下这位卧牛山下农家子,如何从放牛娃成长为数学家的感人故事和他的浓浓乡情。

  从放牛娃到数学家

  卧牛山下带溪旁,有一座七间平房的农家小院。在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就出生在这里。其父亲给取了“步青”的名字,希望他将来能够平步青云、光宗耀祖。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同龄儿童一个个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父亲交给他的却是一根放牛鞭。小步青带经牧牛,牛悠闲地吃草,他便倒在草地上看书。

  直到9岁那年,父亲一狠心,带他走了100来里山路来到县城,并用一担米当学费,让苏步青插班到一所高小。平阳县城使他这个从山坳里出来的放牛娃大开眼界,整天只顾着玩,功课全抛到脑后,期末考试在全班32人中倒数第一。第三学期结束时,老师把他父亲叫到学校,劝他让苏步青学种田,一年还能省下两担米。恰好此时离腾蛟较近的水头镇新办了一所振德小学(水头一小前身),于是把他转到了这所小学。可他积习难改,仍然不爱读书。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学校来了一位教地理课的陈玉峰老师。一天,陈玉峰老师把他叫到自己办公室里,摸着他的头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的,只要肯努力,肯定能考第一名。”然后又给他讲了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陈老师的教诲让年少的苏步青从玩闹中惊醒过来,从此他好像变得懂事了许多,读书也更加认真、用心。期末考试,他竟然得了全班第一名。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直到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一生。1915年,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苏步青心中豁然开朗,学好数学报效祖国便成了他的理想。就这样,在杨霁朝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表现出了不凡的数学天赋。1919年秋,17岁的苏步青怀里揣着校长的临别赠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为中华富强而奋发”,登上了从上海开往日本的轮船,开始了留学生涯。之后,苏步青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世界闻名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在日本学士院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费开特的一个定理的注记》。他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连写出了41篇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日本的数学刊物上,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数学界把他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兑现诺言回国执教

  1931年初,苏步青因与陈建功先生有约在先,学成后一定要一起到浙江大学去。“祖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能袖手旁观。”为了兑现诺言、报效祖国,他决定回国。为了办好浙大数学系,他与陈建功先生每人开4门课,还办起微分几何和函数论两个讨论班。他们以身作则,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树立起严谨治学的学风。

  1937年,浙江大学的数学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现雄厚的实力,苏步青对数学系有着突出的贡献。抗战期间,他在躲避空袭时,还带着文献,在防空洞里坚持研究。在湄潭,他带着学生熊全治、张素诚、白正国等人,坚持了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许多论文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在国际几何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以苏步青为首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已开始形成。苏步青和陈建功看到了数学各分支之间联系的必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决定让两名成绩突出的学生谷超豪和张鸣镛同时参加“微分几何”和“函数论”两个讨论班,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创举。

  1952年院系调整,他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担任教务长,后来还担任过副校长、校长,1983年改任名誉校长。他在非常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狠抓数学的教学工作。他继续为青年教师、研究生开课,举办讨论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微分几何的研究集体曾几起几落,一度只剩了一位成员胡和生,他们两人仍然坚持举办讨论班,一有时机,他们就合作培养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终于,浙江大学的微分几何学派在复旦大学生根、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学生来支援别的学科的成长。有许多学生去从事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研究集体,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起之秀。苏步青创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多年,为培养年轻的人才和开展前沿的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0年代初,他牵头在上海进行了中学数学教材的改革,编出了一整套高质量的中学数学试点教材。他还一直关心中学数学师资的质量,主张大学要关心支持中学教育。他年过85高龄时,还亲自为中学教师举办系统讲座,以扩大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浓浓乡情留在平阳

  苏步青10多岁就在故居庭前吟出了一鸣惊人的言志诗:“清溪堪作带,修竹好当鞭。牵起卧牛走,去耕天下田。”他一生“去耕天下田”却始终不忘故乡。

  苏先生写过不少怀念故土的诗词:1944年,他随浙江大学迁校贵州湄潭,写下了《湄江秋思》:“干戈岁久梦乡疏,每到秋来忆故居。……湄水无潮复无雁,不知何处得家书”。听不到鳌江的潮声,见不到南雁荡山,得不到家乡的信息,家山万里,孤灯夜雨,乡思凄切!解放后,他寄给家乡文化站一张近照,并题诗于背面:“梦里家山几十春,寄将瘦影问乡亲。何日共赏卧牛月?袖拂东西南北尘。”1987年9月,85岁的苏老应原温州大学之邀,乘上海至温州的“繁新”轮作一次故里行,他一点睡意都没有,无穷的乡思使他援笔而歌:“申江北望思悠悠,身寄铁轮南下舟。永夜涛声摇远梦,半窗月色报清秋。良朋老伴今何在?锦瑟年华似水流。为偿黉门几多债,遂忘懒拙向东瓯。”

  苏步青先生心系家乡,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1984年12月31日,他被省政府聘为原温州大学名誉校长。在筹建原温州大学的日子里,他提出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办学思想。

  1987年9月,85岁的他应邀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他先到原温州大学给师生们讲座,强调人才是四化的基础,教育是基础的基础。18日,他回到了带溪故居,在屋后绿竹掩映下的古井前说:“我就是喝这口井里的水长大的。”他在这期间,还看望了母校温州中学、平阳县小,视察了温师院和平一中。

  晚年的苏步青,多次回乡,为温师院和原温大师生作报告或座谈。他曾先后为温师院35年校庆以及原温大建校5年、10年志庆撰联题词。带溪小学校刊和平一中、平师的校名都是他题字的。此外,还为平阳一中、平阳二中、水头镇第一小学题写校训。所有寄语,意蕴厚重;所遗题赠,墨韵留香。

  “一幅丹青惹我思,江心烟雨认依稀。多年未睡圆篷底,却梦潮香凤尾时。”这是1992年9月苏步青先生在浙江《联谊报》上看到一幅《瓯江泊舟》的摄影时,想起家乡当年的情景而写成的一首七绝,诗中再现了瓯江中的圆篷船和凤尾鱼。

  苏步青先生生活在“千古变局”的动荡时代,他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相休戚、共沉浮。从卧牛山下的农家子弟成为耀眼于数学天空的灿烂明星,他的百年人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平步青云;他的巨大成就使腾蛟起凤,使故国生辉。

  苏步青(1902 ~ 2003),平阳腾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平阳新闻网记者 黄素拉 文字编辑 郑振国)

网络编辑:雷鹏

卧牛山下农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