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乡土名博 -> 列表

光明人家_65x:宋史文章妙手永嘉学派功臣

2015年09月22日 14:42:16 来源:平阳新闻网

  作者:陈增杰

  2012年3月1日周梦江先生因病逝世,陈增杰先生惊悉后缅怀不已,乃做了一副挽联,用表悼念,以寄哀思:

  九一耕耘,宋史文章妙手;

  百千著述,永嘉学派功臣。

  周梦江先生,原名大川,平阳鳌江人。1922年出生,1940年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做过小学教师、会计助理员、报社编辑。抗战胜利后因一篇揭露平阳县长的文章被诬告,出逃上海转赴台湾。任台北《和平日报》编辑主任,又因追随谢雪红参加“二·二八”事变,遭缉捕逃回温州。1948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初,任教瓯海中学(今四中)。受到当时政治运动(反“托派”、“胡风集团”)的一些牵连,遣藤桥中学,转近郊中学。他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游走在谋职糊口之间,事业蹭蹬,备受打击。

  直至1977年10月调入《汉语大词典》温州师专编写组,他才有了较为安定的工作环境,得以专心致力学术探索。这时他已经56岁了。这次调动,对周先生的后半生来讲非常重要,可说是人生之转折点。从此周先生在史学研究上迈开了大步伐,身居斗室,辛勤耕耘不辍,至于耄耋,可谓大器晚成,老当益壮。

  周先生历年出版著作有“南宋史研究丛书”之《叶适研究》,温州文献丛书之《二郑集》《周行己集》,《叶适传》《叶适年谱》《叶适与永嘉学派》《宋元明温州论稿》《陈傅良先生文集》等。

  忘年之交相互切磋

  我认识周先生是在他进《汉语大词典》温州师专编写组后。他比我大20岁,属于前辈,然彼此间并无隔阂,十分相得,可算忘年之交。我搞文学,他搞史学,虽领域不同,但注重实证和旁征博引的风格却是一致的。我们之间常常相互切磋。《陈傅良集》原先列入“两浙作家文丛”,周先生谦言自己不熟悉古籍校勘体例,拿来校点稿让我一阅。我当时手头工作很多,但还是挤出时间认真拜读(前九卷),提出参考意见。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于叶适多贬语,袭用朱熹的说法,谓叶适言“杜甫强作近体……当时为律诗者不服”云云“只是杜撰”。周先生甚表不满,就商于我。我因为摸索过唐诗,做过《唐人律诗笺注集评》的工作,对这一块是在行的,就向他提供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周先生后来把这些意见写到文章中去了。该文探讨叶适为什么鼓吹倡导永嘉四灵诗一节,采用了我《永嘉四灵诗集·前言》的观点,并注明出处。

  我在有关宋史方面的问题上,则向他讨教,如“龙泉叶公”是指叶适而非龙泉叶绍翁,“晋斋曾大父、大父”是指陈瑾、陈岩等。近来编著《宋元温州诗略》,也多处运用他的成果。当然我跟他也有分歧,我在文中说“永嘉四灵均出自叶适门下”,他则认为“四灵中只有徐玑是叶适的学生”,这些可各自论证,两存无妨。

  治学勤奋善于撰作

  周先生是一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撰作的学者。举一个例子。在词典组从事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的收词中,他发现“行李”一词有好几种用法,于是细作查考,与马锡鉴先生合作,写成《重视历史词汇学的研究——从“行李”词义的演变谈起》,先刊《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简报》;修改后题《“行李”词义的商榷》,发表于《中国语文》。杭州大学训诂学者郭在贻兄读后很表赞赏,跟我说梦江先生是搞历史的,却也能作训诂之文,说明眼光敏锐,会写文章。

  《汉语大词典》编写结束后,我与周先生同住洪殿师院宿舍,来往更加密切。我后来主持《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工作,他写的论文便源源不断交由我及时刊发出去。《叶适年谱》初稿(手稿)经我细心校订引证资料,《学报》打印后分三期连载,他很表感谢。

  1984年,周先生想将自己发表的有关宋史和叶适的论文结集出版,托我交稿浙江古籍出版社(我跟浙古社较熟)。出版社回说对论文集之类不是很感兴趣,建议最好以专题研究形式成书。周先生领会很快,于是就有了“叶适与永嘉学派研究”的构想,一方面继续撰写单篇论文,同时将有关文章分析拆解,改以章节形式,加以补充连缀。尔后他以此申报承担省社科“七五”重点课题,至1988年写成《叶适与永嘉学派》初稿,又让我转交浙古社。但出版社多考虑经济效益,兼以其他一些因素,一直拖着。

  1991年5月我赴沪参加《汉语大词典简编》编委会议,到会的浙古社编审吴战垒兄与我是深交。他也认为周先生的书很有价值,又拖得久了,于是提出赞助5000元出书(这在当时是最优惠价码),出版社方面由他疏通。我知道这本书是周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太重要了,所以回温立即转告,周先生随口应诺。我看到他顶着烈日四出“化缘”(筹资)的情景,很为感叹。著书难,出书更难(我的《唐人律诗笺注集评》也是束阁十年始获印行)。1992年7月,这本几经周折的永嘉学派研究首始之著终于问世。一炮打响,佳评纷沓,此后诸书的出版就“得道多助”,容易多了。

  永嘉学派研究深入

  周先生的学术贡献,主要在叶适和永嘉学派的研究上,既是开拓性的,又相当全面深入,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创造精神和细致求证的务实作风。

  概而言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述永嘉学派形成演进的过程,揭示经济和社会背景,考索其渊源流传。(2)论述永嘉学派的学术内容和特点,“事功”的内涵及济世主张、哲学观念、思想方法,梳理其理论体系。(3)对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一一作了评述,指出他们各自的学术面貌、承启关系和所起的作用。(4)重点论述学派集大成者叶适的生平行迹、学术活动,他的经济、政治、哲学、伦理、史学、教育、文学思想,十分透彻。(5)考论永嘉学派与其他学派的关系,即与二程(程颢、程颐)洛学、朱熹道学、吕(祖谦)陈(亮)婺学及四明学术的承继、交流和异同论争。

  周先生采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互相渗透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纵向、横向相结合的考察,钩沉大量史料,进行细密翔实的论证,勾勒出永嘉事功学派的基本面貌,将这一辉煌当时而后世颇受冷落的哲学流派从历史的尘封中推引出来,亮相于前台,唤起人们的关注和重新认识。此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宋史研究中的开拓之举,也是温州地方史研究中的大手笔;对于挖掘永嘉学派的历史价值,确立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弘扬其时代精神以为今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转载:光明人家_65x的微博

  转载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1c0102vwzr.html

网络编辑:雷鹏

光明人家_65x:宋史文章妙手永嘉学派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