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一块墓碑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2015年09月09日 16:03: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冯增画像

 

  在鳌江垂杨冯氏宗祠里保存着一块《武德将军冯公墓表》碑,四周雕刻着卷草纹饰,楷书阴刻。据村里老人介绍,该碑原在梅溪凤岙冯氏祖墓前,在非常时期,曾被村民用做洗衣板,因长年刷洗,致使碑的前半部分文字几乎被磨平,不可辨认,后来此碑被辗转安置于冯氏祠堂。民国《平阳县志》收有《武德将军冯公墓表》文,但也不是全文,空缺近半,难窥全貌。所幸县志所录的略文正好填补原碑的缺文,使《武德将军冯公墓表》原文的全貌得以恢复。

  三进士“合作”之碑

  据碑文记载,墓主为冯泰,其孙冯春立碑以纪念,请陈宣撰文,王朝佐篆额,童器书丹,这三位都是明代平阳县声望卓著的进士。民国刘绍宽修志时,将他们合并列传,并评价他们:“诸公居同里,生同时,气节文章若合符契,立身行政,本末粹然。”三位进士“合作”的墓碑,价值不凡。

 

  《武德将军冯公墓表》碑

 

  墓碑全文不足900字,记录了冯泰生平,上溯曾祖冯增,下及玄孙冯珂,前后八世,历160余年,可谓是一部冯氏家族简史。碑文不仅记载了垂杨冯氏家族的迁徙,还记录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平阳城保卫战;故该碑既记录垂杨冯氏家族史,又可弥补民国《平阳县志》文献之缺。

  垂杨冯氏乃望族

  碑文道:“公讳泰,字景亨,其先和州人。曾大父增,从太祖高皇帝起阸陿间,蒙矢石,以冠军叙温州卫前千户所副千户,始定资。大父斌,食曾大父荫,升补平阳千户所正千户,世其官也。”可知元末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冯增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功授温州卫千户所副千户。“武德将军”是朝廷给冯增的诰封,属“正五品”,子孙可以荫袭。其子冯斌荫袭父职,转任平阳千户所正千户,自此冯增后裔落户平阳。一直以来,垂杨冯氏后人认为始祖冯增是福建赤岸迁来,如今随着原碑面世,可以确证冯增是安徽和县人。

 

  民国《平阳县志》收录的《武德将军冯公墓表》

  冯增后裔人才辈出,其中冯泰(字景亨)是垂杨冯氏第四世,幼年失怙,由其母抚养成人,十五岁袭父职武德将军,“誉动士夫,儒门称道”,文武双全。碑文还称他“视篆发谋,出虑如转。凡事母以孝,祀先以敬,处僚属以恭勤。练士卒,筑城垣,葺窝铺,除戎器,娴弓马,靖海道,保居氓,绰有祖父风。”可惜冯泰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冯泰儿子冯亮荫袭父职,他也是一员英勇善战的武将。景泰元年(1450),“山寇”三次入侵平阳城,城外村落皆成焦土。冯亮据城死守,当时情景是“喋血合刃,惨不可言”,所幸在王阃帅的帮助下,终于打败“山寇”,保住全城百姓。

  冯亮之子冯春,世袭武德将军,虽是一介武将,但“当官著贤能声”,是平阳著名的进士陈宣、王朝佐、童器等人的好友。

  冯春之长子冯纲,有乃父之风,书翰吟咏,“与才子埒”。次子冯纶,尚义官。据《冯氏宗谱》记载,平阳北门曾有一座“尚义”牌坊,就是为冯纶而立。

  冯氏子孙文事武备兼修,以致陈宣在碑文中赞叹道:“何冯氏郁郁乎哉?”垂杨冯氏在当时已然成为平阳望族。

  平阳县城“保卫战”

  碑文中记录一段冯亮保卫平阳城的战事,读来惊心动魄。民国《平阳县志》仅根据碑文摘述,但这股“山寇”来自何方,为首的是谁,人数多少,及时出现的“救星”王阃帅到底是谁,都没有明确记载,留下诸多疑团。笔者查阅府志和民国之前的县志,都找不到这段战事的记载。不过也并非无据可查,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发现,所谓的“山寇”,其实大部分都是贫困的山区矿工和农民。景泰年间(1428~1457),浙江庆元县人叶宗留和邓茂七两支起义部队曾活跃于浙闽山区。叶宗留曾在福建山区采矿为生,正统七年(1442),因官府严禁民间采矿,激起民变,叶宗留遂带领矿工举旗起事,闽浙一带矿工和农民迅速汇聚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叶宗留自称“大王”,与福建沙县邓茂七队伍相呼应,他们屡败官军。

  平阳西部山区归仁乡之焦溪山、崇政乡之天井阳(今苍南天井乡)、宰清乡之赤岩山(俗名银坑)一带产银。洪武末年,朝廷在处州、温州、平阳等地设置场局(采矿机构),此后年年课以重税。有时岁课不足,他们便转嫁于百姓头上,结果“百姓卖子产以充其数,有因而自尽及散为盗贼者。”平阳山区走投无路的贫民便加入叶宗留的队伍。这支队伍神出鬼没,转战于闽浙赣三省山区,时常下山攻城掠地,平阳县城屡遭掳掠。

  发生于景泰元年(1450)的这支被碑文称为“山寇”的队伍,应该是叶宗留的部队。他们下山攻打平阳县城,却遭到荫袭父职的“武德将军”冯亮坚决抵抗。当时平阳千户所隶属于温州卫,据《明史》(卷九十兵二)记载,明代“卫所制”千户所有兵1120人,指挥官称千户。可知当时冯亮指挥军士大约千余人,这么多士兵守卫城池,都差一点被攻破。所幸骁勇善战的王阃帅及时赶到,“出死力,连斩渠魁”,才保住城池。

  王宇就是“王阃帅”

  王阃帅是谁?笔者在府志和县志中找不到这个名字。后来在弘治《温州府志·武卫》中终于找到答案,王阃帅原来就是温州卫指挥同知王宇(字景宽),他也是冯亮的同乡,和州人。王宇“自幼多谋略。正统二年(1437),除授温州卫指挥同知,累平闽寇有功。景泰元年(1450)十月,贼围平阳,城门闭五日。宇统兵赴援,先屯兵东门外军桥,自乘白马巡哨,连发三矢,射死贼酋白鹞等,余党披靡惊遁,境内赖以全活。”王宇后来凭借平定闽寇的叛乱有功,升浙江都司都指挥同知。

  对照碑文中的平阳县城保卫战,与王宇驰援平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完全符合,可断定王宇就是碑文中的“王阃帅”,而围攻平阳城的山寇首领是叶宗留的部将白鹞。据碑文记载,冯亮的孙女嫁给王阃帅的孙子王钢为妻,除了同乡之谊,可能还有一份在平阳城下战火纷飞中结下的生死情谊吧。

  邓茂七和叶宗留的队伍先后被官军镇压,平叛将领孙原贞为此向朝廷建议说:“建县治境,政以亲之,教以化之,庶可以安之矣。”朝廷也吸取教训,景泰三年(1452),从瑞安县划出义翔乡五都十二里,平阳县划出归仁乡三都六里,合而为泰顺县,立治罗阳,这是后话了。

  一块墓碑,一段历史。若没有这块冯公墓表,或许冯氏后人不会知道,其祖先来自安徽和州;若不是这块墓表,景泰元年在平阳发生的那一场以农民和矿工为主的“山寇”与官兵的生死搏杀,或许就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平阳新闻网通讯员 陈文苞 文/图 文字编辑 郑振国)

网络编辑:方裘裘

一块墓碑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