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文化频道  ->  历史文物 -> 列表

南门街旧事

2015年07月22日 11:45:30 来源:平阳新闻网

  南门街,旧称永宁街,北起八角亭,南邻陡门街,全长296米。以前,沿街的门面房开着五花八门的店铺,有经营烟酒山杂的小店,打铁车木的手工作坊,悬壶济世的药铺,裁缝丝线店,还有弹棉店……后来,随着瓯南大桥的建设,南门街北侧大半条街已成为历史。

  百年商埠——鳌江,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南门街是繁荣鳌江的缩影。平日里,岙底、和尚庄、蔡郎桥、五板桥等地的农民和杨屿门、下厂塘外等地的渔民到鳌江菜场贩卖蔬菜瓜果和鲜货,南门街是其必经之路。附近的木工、泥瓦匠、油漆工等手艺人购买材料,以及村民购置食品百货、生活资料等,也都是经过南门街来到镇上的。

  南门街起头几间店面的主人叫金杰英,邻里称其“碎青先生”。解放前金家是大户人家,从30年代开始经营煤油烟什,最鼎盛时拥有4间门面,字号“金同顺”。“金同顺”的生意特别好,这也许和“碎青先生”的经营理念与服务态度有关。他平易近人,客户到来他主动让座,特别是河口、墨城等乡下来的顾客前来购买煤油,都是带着米饭过来,临近中午他会差人将饭加热,让客户在店里吃过饭后再回去。遇上哪位顾客钱带的不够,还可以先赊账。解放后公私合营,“金同顺”并入供销社,“碎青先生”被分配到麻步南湖煤饼工场。

  88号门面为中药铺,掌柜王步云,字号“万宜堂”,步云先生医术高明,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他在“万宜堂”坐堂行医,并亲自为患者抓药,一条龙温馨服务。据说,他的后人继承祖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兴鳌中路见到了字号“万宜堂”的药店。店主称,药店系她转让过来的,但是字号仍沿用“万宜堂”,大概是被这百年老字号的魅力所吸引吧。

  95号门面是李万和酒店,掌柜姓李,大家管他叫志祥先生,待人和气善良。酒店创建于1906年,系自产自销的酿造作坊,工场设在门店后面的几间平房里,犹如电视剧《红高粱》里面酿造场面,工人们按照各自的工种,有条不紊地进行酿造工艺流程。解放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势下,以李万和酒店为基础,采取公私合营体制,设立“平阳县酿造厂”,志祥先生是私方代表。

  127号是间三进两店面,当中为过道的老房子,清末民初是一家打银店,人们称之为“郑宝华”。老百姓来此购买手工制作的戒指、耳环、手镯等金银首饰的内侧都有“郑宝华”的字号印记。郑师傅一生只带了一个姓杨的学徒。他去世后,学徒打理店铺,后来搬回位于大街的家里独立经营,改字号为“杨宝华”。如今,南门街127号的旁边的小巷称做“宝华巷”。

  岁月匆匆,繁华不再。南门街的许多老住民们还扎根于斯,过着平淡而又快乐的生活。

郑小同

网络编辑:方裘裘

南门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