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专题  ->  “美丽浙南水乡”江南巡礼  ->  山水展示 -> 列表

文脉千秋 顺溪古屋

2014年10月24日 16:52:04 来源:平阳新闻网

  “顺溪的屋,青街的竹”。这句流行于平阳民间的古老谚语,表达了平阳西部山区著名小镇的乡土风情,反映了平阳人对本地乡土建筑的自豪感。一直以来,传统古民居是平阳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以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闻名于世。顺溪古建筑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6年,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前夕,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阳县顺溪陈氏民居榜上有名。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平阳县顺溪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腹地。周围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清溪环绕。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共有10座,总建筑面积达25200平方米,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粉墙黛瓦,沿溪而筑,布局恢宏,体量巨大,构建精巧,给人以古朴、深邃、庄重之感,是浙南温州古代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

  顺溪古建筑群,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意识和风水观念。受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乡土建筑在选址及院落环境的设置等方面十分讲究。陈氏大屋亦如此,这在乾隆顺溪陈氏家谱中也有所反映。据《增修家乘序》载:“吾高祖明山公今居大岙攀龙,逮三传育球公经营四方,客游顺溪,相土宜而觇物产,遂创山业田园,揭家室而居矣。”正是顺溪山水秀美,才使顺溪始祖陈育球选中了这片山峦重叠的穷乡僻壤,并相信他们居住的山坳,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整个山坳就像一只大船,西侧有秀丽的画眉峰,形似一个高耸入云的等腰三角形,是这只大船的桅杆,而“一帆风顺”自然会给顺溪带来好运气。顺溪北有连绵高山耸立,南面溪流曲折而过,涉溪迎面即有远山近丘。整个区块东西狭长,南北窄短。北部高山冬季可以抵挡北方寒冷的空气进入顺溪谷地,南面的溪流又提供了生产、生活的便利。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东南一带民居建筑的朝向亦大多如此,这是由特定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而顺溪大屋的大部分建筑为坐西朝东,也应了“一帆风顺”这句话。

  顺溪人对顺溪风水象征——画眉峰,确实崇敬有加。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祭神、祭祖时,每户人家都要做像画眉峰山一样的米斋粿。这个顺溪特有的风俗至今仍然盛行,成为顺溪的一道重要人文景观。顺溪村落中早时不建石板桥,来往行人用的是碇步,也没有水井。他们的风水理论是石板压在船身,不利行船,挖口水井,等于把船凿个洞。这中间虽然含有不科学的成分,但实际上却是朴素地流露出崇尚自然,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生命和谐协调的思想。山水聚合,藏风得水,确实是环境美好的一种表现。基本上达到了村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结为有机整体的目的,数百年的运转并没有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和环境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依然呈现出原有的朴实精神和文化意味。

  顺溪古建筑群以规模宏大而著称于当地,这个“大”,不在于建筑单体的体量,而主要体现在大开间、多院落上面。多数大屋正厅开间在9间以上,各厅明间作为家庭活动的聚会之所,面阔明显大于其余各间。古屋的另一特色,体现在大天井的运用上。但是大天井并非一览无余,有的院落又在大天井中砌造两道隔墙,适当地分隔空间,造成一定的私密性。隔墙上采用大漏窗,使庭院空间同时保持一定的联系。大天井的设置,有利于民居中的采光与通风。

   顺溪古建筑群,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顺溪陈氏家族经过17世代、400余年的繁衍生息,如今总人口达8000多人,其中居住在顺溪的就有6000多人,成为浙南罕见的聚族而居的大家族,村中90%的居民为陈姓。在建筑布局上,多以围合式四合院为基本单位。四合院以中心纵轴为主,横轴为副,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建有前厅、中厅、后厅,厅与厅间南北两侧分置厢房,厢后又有廊厢别院,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多个庭院(陈氏祖屋的庭院则多达6个)。这些院落分则独立成院,合则成为一体。这些建筑相互之间均设有通廊,即便是雨天,也可在各屋间穿梭自如。

  顺溪大屋多为楼居,其2楼前檐又设轩廊,俗称“走马楼”,也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走动和情感联络。这种空间结构,寄托着人们对家族凝聚、团结、和睦的向往。那些长而厚重的围墙,则将一姓之家、一族之友团团围合在一起。对外则成为划分宗族的地理和心理界线,对内则严格遵循“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卑不逾尊,疏不逾戚”的原则,造成“闺门穆穆,兄弟怡怡,戾者以平,争者以让”的家居氛围。

  顺溪古建筑群,较多地保存了宋代民间木作遗风,堪称古代木作的“活化石”。究其原因,南宋时江浙一带空前繁荣,顺溪虽处浙南深山腹地,但也颇受主流文化影响。到了元代,江南中心地带的经济文化遭受了重大破坏。至明清一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明朝迁都北移,而顺溪因偏于深山一隅,又处于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里,社会文化出现“迟滞”现象,从而使一些古老的传统建筑手法和民居形态,得以保存至今。顺溪大屋中的许多建筑构件,保留着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官方刊发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上的做法,让我们有幸见证了古老的木作工艺。

   自跨进顺溪陈氏大屋,跃入眼帘的是各种木质雕饰。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有雕刻,用“无木不雕”来形容,绝非夸张。木雕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宗教神话、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这些木雕几乎都不事彩绘,而是显露出木头的天然肌理、质感以及岁月为它们涂上的色泽。顺溪大屋底层,廊后多使用通排的隔扇门。厅堂的隔堂板处,也多用隔扇门。后檐柱间,则多采用直棂窗。门窗格扇雕刻相对较为精致,绦环板为雕刻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博古等多种形式。格心样式繁多,以宫式格为主,中间有的穿插有“福”、“寿”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如意纹、回形纹等图案。斗栱构件及梁架多有雕刻,如有的部位将斗雕刻成花瓣的形状。月梁的梁头往往浅浮雕出卷草、夔龙等图案。承单步梁的瓜柱下端,被艺术化地处理成多段弧线。顺溪大屋中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匾额,如“宝席春晖”、“洁操修龄”、“萱荫恒春”、“贞寿衍祥”、“名端金玉”等,它们是顺溪历史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

   顺溪陈氏虽远居偏僻山区,仍不忘“耕读传家”的传统。早在清乾隆年间,顺溪陈氏文风已盛,创办了书院和私塾。戊戌变法后,陈氏第四份陈作仁的后裔陈少文受新思潮影响,积极兴办新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开办“益智高等女学校”。这是平阳最早的女子学校,比1905年创办于县城的“毓秀女子学堂”早了4年。清朝以来,更有莘莘学子游学四方,人才辈出。陈少文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慈善家,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竹影幽幽、竹香郁郁的“毛竹之乡”青街,也有几座被称为“大屋”的民居。

  李氏大屋坐落在青街乡古老的街市南端。走过100多米的青石老街,便到了。李氏大屋建于清雍正年间,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总体结构具有明末清初的江南建筑风格。站在李氏大屋门口,青石的门杠,花岗岩的石阶,玻璃瓦的门台檐,你会被大屋大门台的气派所震撼。“当户青山延秀色,环门绿水起文波。”门台两边的楷书对联,就是对李氏大屋周邻环境和大屋文秀之气的生动概括。第二道大门6扇往里开,门上画着6尊门神巨像,托塔持械,十分威武。这门神虽经100多年风雨侵蚀,但至今还是颜色鲜艳,神态逼真,可见当年工匠们工艺之精湛。进入二道大门之后,就是李氏大屋的内院了。四周是2层的走马楼,全部为木结构,青一色的木头雕花栏杆。楼房的四周外围,分别有4条子孙巷,面面贯通,四通八达。

  龙脚潭池氏大屋坐落在睦源村西端,建造技术精湛,布局气势恢弘,四周竹苞松茂,环境优美。大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近300年。一踏进大屋,看到的都是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木质雕饰,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戏曲故事、飞禽走兽、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鲤鱼跳龙门”象征着登科及第;“松鹤图”含有万古长青之意;“东吴招亲”则是“龙凤呈样”,含意夫妻团圆。种种图案均有深刻的民俗含意,实是存世不可多得的民俗文物。这些花雕的门窗、屏风等不事彩绘,显露出各种木材的天然肌理。池氏大屋也因其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被誉为“堪与北京四合院、徽州古民居、苏州园林相提并论”,是一座保存得很完美的“明清民间木雕工艺美术馆”。

网络编辑:朱伟伟

文脉千秋  顺溪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