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文化频道  ->  历史文物 -> 列表

千年古刹宝兴寺

2014年01月03日 10:45:06 来源:平阳新闻网
 
宝兴寺大雄宝殿
民国《平阳县志》宝兴寺文照
清代瑞安孙诒让对联(下)
宝兴寺前清代桥栏
宝兴寺前“水挂层层石”今貌
 
清代瑞安孙诒让对联(上)
 

  下了一场豪雨,这是去宝兴寺的最好时机,因为宝兴寺依溪谷而建,雨后溪涧的层层叠岩,定会把山水编织成条条白练。记得三年前的一天,读了清乾隆间平阳学谕庐镐《游宝兴寺》的诗。诗中的“水挂层层石,松门一路幽。丛竹依荒雀,寒花点废畴。”勾起了去宝兴寺一游的兴致。可惜时值深秋,连旬无雨,溪涧中涓涓细流,蛇行于岩罅间;再加之寺院正在建修中,残砖废木抛弃一地,只得败兴而归。时越三载,听说寺已修葺一新。又是一夜的春雨初晴,遂毫不犹豫地挎包上路。

  宝兴寺,位于万全镇宋桥江畔村马灯山山腰,距县城西北8公里。平阳车站有去黄山头的专线公交车,终点站下车,往西步行200米许,岔路口向左拐,缘溪行,直至山下。未至山前,潺潺溪流,已先声夺人。虽山上筑有水库,溪中层岩叠石上,亦围砌坎坎堰堤,但雨后的山泉,还是像受困的“蛟龙”,纷纷突出堰口,喷薄成匹匹白帘。如果在旧时,上无水库竭其源,下无围堰杀其势,这里的瀑布,定会更加壮观、惊人。一千多年前的宝兴寺开山祖师智德大和尚,从杭州东游到此,就是爱上这“层层生瀑,犹如六龙盘踞”的风水宝地,而留恋山中不去,劈梵洞,修释教,开了千年古刹之先河……

  宝兴寺旧名“宝兴院”,始建于北宋乾德四年,即公元966年。据说智德禅师夜坐静修,忽见山中红光闪耀,“趋而观之,光自地出,遂插禅杖为志,翌日发其地,而青蚨(铜钱)如涌,滚滚不绝。遂以此钱作建寺之资,寺成,名以‘宝兴’,以纪天赐宝于寺,寺得以兴旺也。”传说虽神诞怪异,但“宝兴”之名,沿用至今,历1042年不变。平阳历代县志,如《乾隆志》《民国志》,白纸黑字,原原本本地将其记于历史,这更使人莫衷一是。还是清康乾年间,学者潘耒独具只眼,他在其《重建宝兴禅寺碑记》中一语揭示了“宝兴”的真谛:“迄于今,为问当年之青蚨尚能随地涌出否?盖钱者在外之宝也,佛、法、僧三者,现在之宝也。居是寺者,常顾现在之宝,则衣裹之珠一检即在,庶几法王片地与山昆冈之玉并耀千古矣!”千百年来,宝兴寺的世代传人,就是一以贯之地继承这“佛之圆满、法之轨持、僧之德智”的三宝衣钵,使这所古寺犹如山昆山玉一样,光彩夺目。

  寺前有碑亭,亭中嵌有古碑三方,虽风催、雨泐、人毁,刻字泯灭难辨,但宝兴寺的千年法脉、文脉、人脉,犹历历凸显其间。在电脑前,我一边读着被放大了的古碑照片,一边校对着《历史年代简表》:自宋乾德四年智德禅师开基至明成化二十年的518年间,宝兴寺递传十代,大规模重建三次;明以后至清光绪十九的400年里,《县志》及碑铭,传人有三代,重建二次,其中不乏名僧济济,法宇恢弘。如:

  元至大庚戍(1310),“宝兴燹于战乱”,本院第六代普济禅师,重建殿宇、山门、钟、鼓二楼;第七代正中智月和尚,继创“大觉花坐院”,古刹得以重兴。

  明景泰间(1450~1456),第十代衍为十众,分别住持能仁、碧潭、五峰等十刹,使宝兴寺的弘法道场,步入了鼎盛时期。

  清乾隆间,仙岩寺智超天目大和尚飞锡宝兴寺,助其徒孙无立,历时数载,作元至大以后的最大规模重建。潘耒在《重建宝兴禅寺碑记》中称赞其:“厥绪大殿两廊,焕然改观,更于寺后幽处,穿岩移石结为邃龛……金碧辉煌,巨镛继铸,可谓善继者也。”

  清光绪十九年(1893),宝兴寺年久朽坏,曾住持法云寺的一净禅师,与其徒授济、授愿,卓锡宝兴,“胁不沾席,重营绀殿,恢复寺产”使寺名播平瑞二邑。

  宝兴寺,不但法脉源流渊远,其文脉亦浓郁。明以前因史料佚亡,无考,单就清代,有史载的通儒高僧,就有四五人之多。如:

  智川和尚,别号天目,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俗姓李,上海青浦人。据《温州江心寺记》载:“天目降生时,房内异香满室,直透窗处,远近人闻之皆觉奇异,后经遇托钵乞食僧指点,游嘉善山墩庵,由亮融禅师剃度为僧。又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在瑞安仙岩寺任主持,当时仙岩寺,草没人腰,戒律松弛。师兴建寺宇,重修慧光塔,弘法振宗,自此寺遂成名刹。”康熙十三年,应邀来到平阳,助其徒孙无立重建宝兴寺。智川不但精研佛律,其诗赋文章亦为上乘。《江心寺志》尚载有他的《江心旧访》《小重山·游江心》等诗词。永嘉诗人王至彪,在其《游仙岩寺天目和尚》一诗中云:“何人桥上留三笑,元亮清风一杖藜。”说他的诗风,与陶渊明相媲美。

  一净和尚,字恬西,晓柔梵莲禅师之高徒。《民国平阳县志》卷48、神教志三载:“(一净)历主法云、宝兴及瑞安陶峰寺,为刻其师的《梵莲诗草》《梵莲赋》,非其志。”刊本至今犹存。一净深得师传,能诗会画,与当时的瑞安名儒孙锵鸣、孙诒让文交甚密,并赠以诗。至今宝兴寺天王殿的石柱上还留有孙诒让“一色一香通中道义,无闻无说证上乘禅。”的书联。

  授济和尚,瑞安何氏子。《民国县志》说他“在宝兴寺,胁不沾席者三十年,念佛参禅外,能诗善画佛,尝因望月有悟”。

  我县的清代高僧、儒僧、诗僧晓柔禅师,其晚年亦曾寓居宝兴寺。孙诒让有《赠梵莲法师·宝兴寺题像》可为证。晓柔(1825-1856),字广和,号梵莲,平阳宰清乡凤巢(今腾蛟凤巢)人。二十岁出家法云寺,后先后在国清寺、阿育王寺,破本分、破重关。禅师出身贫寒,七岁入学,九岁辍学,十八岁尚在乡里“耘禾负薪”。出家后,在游方途中拾得唐诗残卷一册,虚怀好学,日夜吟诵,经义诗文大进。著有《法华演义》《净土证心集》和净土诗180首,瑞安学者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都很器重他。诗词后经其徒一净,悉心搜集,纂成《梵莲诗草》《梵莲赋》流传于世。但禅师最具盛名的还是他刺指滴血画成的《血弥陀佛像》,为当时仕绅、文人所倾倒,纷纷赋诗称颂。孙诒让还亲临宝兴寺观摩其画,并题以诗。诗云:“永嘉法乳久消沉,旷劫茫茫证道心。净业三观传宝别,梵文四谛纟由朱林。定知喻筏谭玄妙,却愧研经结习深。莲社何年容把臂,丹铅同校慧琳音。”诗人不但对诗画赞叹有加,而且放言要随师学佛、注经,对禅师的敬慕之情可谓至深至切。可惜诗人的诗尚见于《民国志》,而禅师血绘的画,却已佚亡无存。

  “文革”期间,宝兴寺亦遭浩劫,禅房占为他用,僧人星散,香火寂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始得恢复。2005年,住持僧唯德与诸檀越发起重建,历时六载,先后建起天王殿、金刚殿、地藏王堂、东西厢楼等六幢计30多间,琢七佛塔、筑盘山公路至山门,寺宇俨然。昔时能涌钱的“青蚨井”早已湮没,人们也记不起旧址所在。但千年名刹宝兴寺,却沦沧桑而不灭,历风云而不败,依然雄踞于翠微中。(陈崇华)

网络编辑:叶炯凯

千年古刹宝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