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文化频道  ->  文物列表 -> 列表

罗洋山·栖真寺·五佛塔

2013年05月10日 10:05:14 来源:平阳新闻网
 
 
栖真寺
 
《重建塔志碑》
 
罗洋山景

  鳌江塘川境内的罗洋山,是一方引人乐道的潜龙宝地与仙居胜境。此处春来青野葱郁、莺啼燕语,夏时草长蝶忙、甘泉潆洄,秋到叠翠流金、层林渐染,冬至空林薄霜、云缭雾绕,实乃书不尽之旖旎、道不完之绝美,行走蜿蜒迤逦的羊肠曲径、尽览一水纤回的晴空碧湖,甚感闲逸悠哉也。栖真寺座落于罗洋重峦里内,坐北面南,背依腾云祥龙与栖枝凤凰相会之地形,前对状如晨钟暮鼓之山貌,不仅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越,还具有“翠峰为邻、碧水相伴”的绮丽自然风光,可谓名刹名山、相得益彰。5月8日中午,记者随文保工作人员登上位于罗洋山,来到千年古刹栖真寺,实地考察了日前刚晋级为“国宝”的五佛塔。

  历史与传说

  栖真寺,俗名罗洋堂。位于鳌江镇塘川办事处罗洋村,罗洋山巅。距平阳县城西8.6公里,鳌江镇西北6公里。鳌江车站乘车至塘川、西园(亦称西源)终点下车。向西北步行300米;经白马殿、至罗洋山下,有石磴山道曰“十二盘”,长1000余米,直达山顶罗洋水库。再沿水库边,向西北行500步,即至栖真寺前,寺居左侧山坳中。现有盘山公路,通往白水、碧泉寺,路经栖真寺旁。亦可在西园村头,坐出租车上山。

  栖真寺始建时间,以往屡有争议。经县志、文物部门多年反复论证,确定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951—953)。县文物馆和市文物处于1984年对栖真寺遗址调查时,在寺旁稻田中,发现明英宗天顺壬午(1462)十月《重建塔志碑》,碑文曰:“凤林栖真寺建自周广顺年间,以石琢五佛塔于放生池旁,塔成而寺不利,遂坏之。”从而纠正了清.乾隆《平阳县志》“宋嘉定间,僧思齐建”和民国《平阳县志》“按大日寺,塔砖文即有栖真寺,疑非始自嘉定,或嘉佑之误欤!”推测的错误。

  栖真寺全盛时期,禅林占地上千亩(包括香火田和山场)。寺院建筑主次相依,檐楹相摩,高低错落,层层递升。前有横镌“南雁佛国”的泥金匾额,形神兼备的如来七塔,一泓清澈的锦鲤圣池,十米多高的云松屹立于门庭一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楼、观音阁、三圣殿、罗汉殿、千佛殿、禅房等十退殿堂沿中轴线排列。东西两侧,除相互对称的钟楼、鼓楼、净房、禅房、斋房外,另有地藏王殿、祖师殿等廊庑配殿毗连。其梵容之宏大,不逊于宁波天童寺。

  栖真寺参悟临济宗义,大兴临济宗风,禅味盎然十足。僧伽释子谨遵佛制,每日晨钟暮鼓,礼诵经典,普渡苍群,庇佑生灵。寺院由此蜚声八方,罗洋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佛教朝拜圣地。闽浙一带善男信女、游人香客、居仕信众长途跋涉,慕名沓来,客潮如织如蚁、人流摩肩接踵、法徒辐凑云集之景象,时时皆可遇见。

  关于栖真寺的盛衰,历史上并无太多记录。倒是当地民间对此有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与最被人接受的是与明代朱棣篡位有关。传说朱棣篡位后,建文帝朱允炆带着国库财宝落难出逃,浙南闽东是他背水一战的核心据点。朱棣遣令亲信部将千里奔袭,大开杀戒。栖真寺当时因此遭受屠戮,且因“栖真”跟“欺君”谐音,还被罪加一等。

  坊间传闻与野史虽多猜测之说,但这些故事,多多少少给这如今人烟稀少的栖真寺染上了些许传奇色彩。

  佛眼中的古塔

  五佛塔位于栖真寺前。据《重建塔志碑》,五佛塔亦始建于后周广顺年间。

  记者来栖真寺前,曾查阅相关资料,知晓这千年古刹已无往日风光,但真实看到时,才知道想象不足以概括现实。文字的记载,在有些时候远不及眼见的震撼。

  一座小庙,一排石塔,塔正面朝北向着小庙的大殿,东西呈一字排列。举目尽头,看不到原来的“客潮如织如蚁、人流摩肩接踵、法徒辐凑云集之景象”。小庙占地面积不大,里头除了正对门的大小六座佛像外,右手边的木台上还端坐着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像,这就是如今的栖真寺。

  “第五座佛塔真的拼不回来了吗?”记者在问过这句话后便感后悔,这是多蠢的一个问题?现存的五佛塔只有四座了,而岁月侵蚀,这佛塔能留下四座,当真是要感恩了。

  靠近佛塔,记者伸手触摸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塔基上的裂痕边缘布满了青苔,须弥座与塔身皆有人为的切口,塔顶顶部原上置的宝顶亦不知所终。但这一切,却怎么也掩盖不住佛塔本身的精细做工。

  “可惜老人大多走了,现在知道这五佛塔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又不关注,以后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文保工作人员说。出于尴尬的心理,记者没法接话。回过头想找些话题,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五佛塔正对大殿的六尊佛像。按那佛像的高度,慈佛垂目处,亦正是这四座残存留下的佛塔,成了佛眼中的佛塔。据记载,五佛塔原位于栖真寺的放生池旁。民国时期,佛塔台坎塌陷,五座佛塔皆翻到坎下,村民将其部分完整结构收集并重新拼装成四座,往上迁移至现在的地方。而现在的栖真寺,也是20世纪90年重建的,寺址也非原来所在。这还真是缘分,一边是历经风霜满身伤痕来到此处的佛塔,另一边是古寺历经几番劫后废墟上的新生。这般重聚,佛塔与佛像又是如何感受的呢?

  “塔成而寺不利,遂坏之。”因为这一个缘由,五佛塔曾离佛前。缘生缘灭,缘来是你,会否是这地方散落天地间的千年禅意,促使这一次意料外的相逢?求自在知自在不自在自然自在,悟如来敬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这是否也是佛家所言的观心自在,如来自在?

  五佛塔应是七佛塔之源

  五佛塔又有五如来塔之俗称。所谓五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之分。据考证,栖真寺五佛塔之五佛为金刚界五佛,根据佛教密宗教义而设,以五佛配五方,即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功德:中央毗卢遮那佛(广博身如来,又曰大日如来),东方阿众佛(妙色身如来),南方宝生佛(宝胜如来),西方阿弥陀佛(甘露王如来),北方释迦佛(离怖畏如来、又曰北方不空成就佛)。大日如来为法界礼性智所成,阿众为大圆镜智所成,宝生为平等性智所成,阿弥陀佛为妙观察智所成,不空成就为成所作智所成,故云金刚界五智五佛,亦称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

  根据唐密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佛,毗卢遮那佛结智拳印位中央,阿众佛左手放置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位东方,宝生佛左右手握拳于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位南方,阿弥陀佛身结三摩地印,位于西方,不空成就佛左右作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位北方。

  栖真寺的五佛塔分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其中塔顶没有采用相轮,而是用仿木构亭子的形式。塔顶残高0.64米,下设六角式梁架,用叠涩做出斗拱、椽子、角梁,瓦垅,均仿照木构建筑形式而建;柱头转角铺做拱瓣,砍刹明显;六角攒尖式屋面,挑出石制短檐,檐头刻出简瓦、勾头、滴水以及椽子,椽子为方形椽,檐口轮廓圆和,至转角处反翘,六角式梁架正面雕刻一方形匾额。至于最上处的宝顶现已损毁,尚留有残件。

  五佛塔的塔身为六楞瓜腹状,高0.62米,中间最大腹径为0.72米,正面辟一如意壶门,高0.32米,壶门供奉有如来像一尊。由于后期自然和人为破坏等因素,佛像尤其是佛像的头部破坏较为严重,但从现存的四尊佛像仍可看出始建时佛像的雕刻艺术。佛像面庞丰满;眉毛为流畅的阴刻线,细长而弯曲,眼睑稍凸,大耳垂肩,短脖(眼部、鼻部和嘴部破坏严重,情况不明)。外着通肩宽袖袈裟,衣纹简洁,线条流畅自然且富有质感。双手施法印,不同佛像施法印的手法有所差异。

  再往下,便是佛像结跏而坐的仰莲台。仰莲座行制古朴,莲花瓣宽肥正气,写意自然,佛像的造像比例合度,形神兼备。雕刻的刀法干净利落,刻划准确,雕工精湛。这些佛像既表现了五代时期佛像雕刻艺术的娴熟技巧,又展示了当时佛教艺术的成熟面貌。

  仰莲座呈圆形,高0.09米,密雕一周莲瓣纹,仰莲座因时代不同,分为两种。一种为始建时的仰莲座,莲瓣宽肥整齐;一种为明代修建时的仰莲座,莲瓣比始建时要小,瓣尖略翘。

  需要一提的是,塔身原置于仰莲座上,但由于国民迁移现址时候的放置错误,把塔身放置于覆盆上(覆盆倒置),而把仰莲座置于塔身上(仰莲座倒置)。

  塔基分台基和须弥座,高0.96米。台基平面呈六角形,采用规则六角硖石垒成,边长0.60米。台基上作二重须弥座,土衬露明0.17米,上、下枭浮雕仰、覆莲,六角设圭角;四座佛塔的上一重束腰处的雕刻纹饰各有不同,分别为浮雕狮子、麒麟、牡丹、茶花、几何图案等。雕刻线条流畅,雕斫精细,形象奔跃矫健,栩栩如生。

  栖真寺五佛塔是仿照印度窣堵波,结合我国木构建筑特点后用石材建造的。它在结构上如亭阁式塔刹,短檐、动物花卉雕刻等,明显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全塔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实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相互结合的创造性杰作。

  栖真寺本身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寺院。明清时期直至民国,都将栖真寺列为平阳名刹之一。如今古刹早已毁掉,栖真寺石塔便成了这座寺院最完整的遗迹。在温州地区已发现的七佛塔中,以五佛石塔为一组的形制仅此一处。据有关资料和建造年代分析,五佛石塔建成较早,应该是七佛塔的发展之源。

  我们平阳县,记载在案的文物古迹要比人们知道的多好多。在见识过五佛塔的现状后,我们甚感时光岁月之无情,保护文物古迹之重要。一幅古画,一块石碑,一尊唐三彩,一个宋青瓷,这些古物文物,它们本身所传承着的,不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吗?看着这些文物,行走于那些古迹,那些已化作尘埃的先人又何时真正消失过?他们传承下了文化与智慧,遗留下自己在人世的印记,千秋万世,只要你我记得,他们便一直存在。依次类推,保护他们存在过印记的我们,是否也会被记住;遗忘他们存在的我们,是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数典忘祖?保留下了这些文物古迹,便是保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传承。然后在身体力行下,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如我们一样接过这份责任与传承,传承不熄,族魂不灭。也许历史不会清晰地映照出所有存在过的人的姓氏,但无需惧怕,因为继承和发扬传承的人,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人会老,物也会老,人会消失,物亦是同样如此。

  附录

  明.陈宣《以端公传》:周子以端先生者,唐(塘)中半岭人也,笃志好学。壮不欲行,乐善好施,见义必为,为吾邑之善士,实塘中之领袖也。先生高祖济崖公,曾捨山田数顷,山数十岗,与栖真寺僧思齐,凡今人就有捨施,如先生令先祖哉!天顺初年,先生又在栖真寺,倡立石塔于放生池畔,刻石以志永久。费有多金而先生之不惜。顾先生之性情,才望高出流品,作事亦復种匕,相类于乃祖,人谓有尔祖,宜有尔孙,而先生可以无愧缵承者矣。至于晚年,积功尤盛,以赈济事赠义官,虽不足为先生喜,实有光于先生之前烈,而留芳于后世者。爰为之赞曰:羡尔高士,不附青云。见义必为,志识超群。有善能继,琢立碑文。事类乃祖,缵绪纷纷。民物胞与,赈济事闻。义官以赠,略报殊熏。赐进士出身,知河南府迁云南左参政,前授工部主事升刑部郎中眷:晚生陈宣顿首拜撰。录自:《塘川半岭周氏宗谱》

  陈宣(?—1509),字文德,号潜斋,平阳慕贤东乡柘园人。明成化四年登乡榜,十七年(1481)中进士,先授工部都水主事,后迁升河南知府,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等职。退职后,居平阳坡南,自号四南居士,著有《潜斋集》。(平阳新闻网记者 张日历 文 林 炮 摄 )

网络编辑:叶炯凯

罗洋山·栖真寺·五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