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关工委  ->  五老风采 -> 列表

一位扛大旗的“军人”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林宣雨

2012年12月20日 11:05:34 来源:平阳新闻网

  他是一位军人,在军旅生涯中,走南闯北,曾远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斗。他当过军司令部参谋、师司令部炮兵科长、县人武部部长。转到地方工作,任过平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政协主席。现在,他不是军人,退休后,当一名“扛大旗”的县关工委主任。为什么自称他是“军人”呢?他的骨子里还保持着军人刚强利索的性格,说干就干,干起来,雷厉风行,而在品行为人处事上,犹如春风般柔和、细腻,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美感……他就是曾两度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荣誉的林宣雨同志。

  在相隔短短的时间内,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实为鲜有。不少人叹异,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都是很平凡的,可是做起来都很不容易啊!

  县关工委主任,这是一个有责无禄的“白忙官”,说起来很重要,但从台上退下来的领导干部,谁都不愿意去干的。2003年4月,林宣雨刚从县政协主席岗位卸任后,任正处级调研员,正遇上县关工委领导班子换届,按规定,这个“白忙官”必须具备德高望重的县处级资历。组织上物色了好几位,可谁都不肯接受。当看中林宣雨同志时,也正是他“热门”之际,不少企业、公司老总纷纷以高薪聘请他去当参谋和顾问。在这两者自由选择的“空间”里,林宣雨毅然果断地选择了“白忙官”,婉然谢绝了那些“有利可图”的聘任。这一点,就是很可贵,不容易啊!

  他走出县府大院,进入了一间附设在县老干部局小庭院里简陋的办公室,这里没有小车,没有一群士兵,也没有机关一支干部队伍。只有三、四位年轻的办事人员和一位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干部,别说没有活动经费,连电话费也不够用。不少关心他的人来到办公室,只是点点头问:“这个工作很重要吗?”……既然不去打工闯世界,还不如在家养花带孙儿享清福!林宣雨只是微微一笑,心里却十分平静,这个工作或许比“打工”更有“钱图”……他坐下来认真翻阅着文件和《中国火炬》,思索思索着,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的一项光荣而伟大的工程,中央领导那么重视,全国各地又有那么多“五老”热情地投入这项工作,在晚年时又开辟出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许多感人的事迹,使他豁然打开了心扉……眼前似乎展现着一个美丽的春天,一面红旗在蔚兰的天空下飘扬……他站了起来,挺起胸膛,军人的气魄、雄风又呈现出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天,林宣雨向县政协借调来一辆小车,带着几个顾问老同志,奔向全县各乡镇,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察看了几个青少年的德育基地——其中有誉称“浙南延安”的山门抗日救亡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腾蛟名人苏步青故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山门茶场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调研后,他与老同志分别写出了专题的“调查报告”,并上报县委和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报告”以炮强炸响,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好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接着,全县召开了关工委的工作会议,没有兵,没有人马,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都出面了,各个成员单位的领导来了,各乡镇的负责同志也到会了……这就是一支“领头雁”队伍、排头兵。从此,各地各单位的关工委的班子、房子、票子先后得到了落实、各项的制度也纷纷建立……这是林宣雨上任后的第一招。他信心倍增,满脸红光。事情就是这样干出来的。

  “主阵地在哪里呢?在校园里”平阳的关爱工作的发展地在县退教协里。从1989年,县退教协成立那时,一批离退休教师,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老有所为”的重要活动来抓。鹤溪镇的《希望工程》成为市、县的一面典型旗帜,不少老园丁,被评上省、市、县的先进工作者,许多动人事迹在各种刊物上登载着。“这是一支野战军,是依靠的力量!”“林宣雨同志心中暗喜,去抓,去带……”他主动地走访了县教育局领导和退教协的会长,并就如何调动和发挥“老园丁”这支队伍的力量和作用,共同作了研究和部署。“关爱”工作,不能用军队的命令,也不能用政府的权力,要将心比心,用“尊重”、“鼓励”去启迪,用“榜样”去推动。打开大家的心门,激发热情,自觉地奉献余热……依靠力量,找准了,林宣雨和办公室主任薛茂川以及几位顾问,几乎每逢县退教协召开的“关爱”会议和活动,都及早到场,听取汇报和交流信息。此外,他们还不时地深入基层分会,走访有关老园丁和参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林宣雨非常重视鹤溪的“希望工程”基地的典型经验,他多次走访和调研后,两年内,先后在那里召开了两次的现场会议。每次会议,都把市、县的领导请了来。这一炮打得很响,震动了平阳大地。会后,鳌江镇、水头镇、平二中等地和学校,“关爱”的花絮像雨后放晴绽放开来。如鳌江的校外图书室、李珍珠的“护苗斋”、老园丁的结对帮扶、平二中的心理咨询、企业家的帮困、县讲师团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些活动,林宣雨既当指挥官,又当了战士,他既抓点,又抓面,冒出一个典型,他就去扶植一个。林宣雨的热情,牵头着老园丁们的心。特别是“六一”儿童节,县文艺宣传队下乡演出时,他都跟着去,不管是在海边、山村的公路多么颠簸,他总是坐在大巴车的后面。到了学校,他总是台前台后穿梭,既当观众又当服务员。他和老园丁打成了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此外,他还时常跟讲师团一起进校园,既当领导,又当学生,所有学校,个人教室都有林宣雨的身影……“林主席”成为一个特殊的名字,在师生中传开……

  第二招。林宣雨抓住了主心骨,把整个关爱的“大本营”激活了。“老园丁”的余热更加升温了,校园里出现了“老老师”的笑声、鼓掌声,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第三招。林宣雨根据中发(2004)8号文件的精神,把社会上的“五老”动员起来,成立了县“五老护苗”志愿队。2005年5月20日,县志愿队成立时,自愿报名参加的就有126名,其中有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他们大多是全县闻名的人士,有名医、画家、书法家、企业家、名师,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等。林宣雨亲自物色,把很有威望的原副县长郑兆麟请出山担任队长、防疫站站长林代号为常务副队长……全队又分七个组,每个组各具特色。活动开展起来,犹如一团烈火闪耀在平阳大地,遍及每一个角落,爱心义诊进老区,扶贫帮团进山区,文艺宣传进社区,大手牵小手进校园,司法帮教进高墙……每次活动,林宣雨都在其中,不少人都赞叹地说:“林宣雨比在职时还忙,忙得又那么开心,真不愧是一位军人出身的好党员!”

  县“五老护苗”志愿队成立7年来,队伍已扩大到300多人了,这成了“关爱”工作的第二支“野战军“部队。人多力量大,林宣雨日夜在动着脑筋,生怕丰富的资源可能浪费掉。于是,他深入动员,先后在昆阳、鳌江、水头、万全、山门、梅溪、梅源、等地成立“五老护苗”志愿队,同时,他又见缝插针,把“关爱”伸到社区、工厂、公司、社会和农村去。凡有青少年的地方,都要成立“关工委”都要开展活动。近年来,他先后在昆阳的横阳社区、鳌江的海城村、梅里村、水头的蒲山村、麻步的显桥村、腾蛟的昌荣社区和山门的堂基村开辟了新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又在庄吉集团平阳工业园区等37家企业建立关工委的组织……他又在宋桥瑞阳村开展了“无、五无两有”(无犯罪、无吸毒、无赌博、无不孝子女、无辍学失学和青年个个有技术、少年个个有上学)的活动,已取得了成效。凡有空隙的地方,林宣雨都察看到,都想到了,真是“无孔不入”,“关爱”的种子播撒在平阳大地,不少人说:平阳的“关爱”种出了春天,春天永远在人们的眼前!

  春天的种子是人播撒的,是谁呢?是很有爱心、热心的“五老”们,他(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又是谁在扛大旗带着这些“五老”及所有献爱心的人呢?是林宣雨。为了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关工委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从2003年起化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选编出版了9辑100多万字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资料汇编,供基层关工委学习和作为资料,便于今后工作查阅。林宣雨有什么本领扛起这大旗,调动这些即将日落西山的“五老”力量呢?在职时,凡认识他的人员说他很清廉、厚道、刚正不阿……现在换了一个环境,当个“白忙官”,没有权、没有势,又无钱,他靠的是什么呢?是一颗心——爱心、信心、决心和责任心。“心”放在青少年一代身上,有心就去行——行为是榜样,榜样感人;还有一个情——首先,他把情放在老同志身上。在“关爱”过程中,林宣雨有许多无声的感人故事,他关心老同志,胜过自己的父母。自己父亲重病期间,甚至在父亲病故的几天,他离开守灵,去医院探望老同志;不管是老同志或是老伴,他不仅前去慰问,而且去送终。笔者的夫人病逝,林宣雨先后来了两趟看望、慰问,夫人出殡那天大清早,他第一个前来帮助拿花篮,激动的心情至今犹在——笔者亲身经历,为什么?年近耄耋,又体弱多病,还会为关爱工作,尽心尽力呢?其中一个,就是被林宣雨的“情”牵动着,不是吗?老干部胡孙节、白锡飞,甚至多病的政协秘书长陈崇贵以及一些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薛茂川有名望的各界人士都纷纷出来参与关爱工作呢?这个“情”很有吸引力。这个“情”就是林宣雨的柔和、细腻的品格。

  林宣雨用“心”和“情”把所有的老同志聚集在青少年一代身上,这个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是一位“军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网络编辑:董蓓蓓

一位扛大旗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