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旅游频道  ->  红色旅游 -> 列表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2年04月25日 16:01:49 来源:

 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地处温州南部,坐落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境内。2005年2月,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9年4月,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平阳山门、凤卧一带是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是曾山、刘英、粟裕等同志创建的浙南革命根据地之一。

 为了打造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平阳县委、县政府委托北大专家编制《平阳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平阳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详细规划》。根据规划,确定了我县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是抓好山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凤卧中共省一大纪念园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框架初步形成。

 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位于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山半山腰,包括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冠尖会址、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等部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冠尖会址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系六间木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内有图片展览陈列室、刘英同志塑像等,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位于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山半山腰,始建于2006年冬,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包括600平方米的旅游服务接待中心、300米游步道、2500平方米广场及周边绿化带、游步道等。陈列馆内配套设施完备,资料齐全,布展合理,功能多样,设有会议厅、休息厅,更有高科技幻影成像设备。周边环境优美,山清水秀。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位于山门镇凤岭山,包括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建筑群、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等部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建筑群由红旗观光通道、红旗广场、《红旗飘飘》主题柱阵、艰苦历程、五百将士出征浮雕墙、北上抗日出征门和纪念碑等,组成一个阶梯式的建筑群。

 红旗观光通道,通过劈山开路,劈建长80米,宽4.5-6.5米的折形通道,十面依坡而立、气势磅礴的红旗墙,一字展布,反映了平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开创了“浙南十四年红旗不到”的辉煌业绩。

 红旗广场中的《红旗飘飘》柱阵由198根高低不等的印度红石柱组成,在登上山顶平台时,可见岩柱托起飘动的红旗,象征着万千革命群众高举鲜艳的红旗,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历程是开辟一条坡高7米,宽4米,长66米的道路,象征“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

 地面是由当地石板路复制而成,寓意为革命的道路充满艰辛、坎坷和曲折。五百将士出征浮雕墙是一幅长22米,高2.5米波澜壮阔的铜雕壁画,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当年山门群众欢送子弟兵北上抗日、粟裕率领部队出征的历史情景。

 北上抗日出征门,高4米、宽2米,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门楣上题写了“北上抗日出征门”7个大字。门柱两边各有1堵相称的白石板墙,高4米、宽2米,墙的正反两面都刻有抗战浮雕像。主碑位于由花岗岩石板铺成的近2000平方米的纪念碑广场的中后部。碑身是2根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外贴黑色花岗岩板块的长方形砌体,中间由花岗岩碑名石相连。碑形为双肢合一、向上有力的长方体,象征着红军挺进师与浙南革命力量紧密结合,并肩战斗。主碑周围布置1组高低不同的6根立柱,如春笋破土,顽强地向上生长,象征红军挺进师活动过的闽浙赣等地区的革命力量蓬勃发展。主碑后面,则是一墙以黑色花岗岩为底的刻有邓小平同志手书以及叶飞、苏步青、张文碧、余龙贵、舒雨旺、沈鹏等数十位德高望重的有关领导人、革命老前辈及名书法家题词、手书的碑林。

 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原址呈U形,东西两边各有1幢6间2层木楼和1间厢房,称为东楼、西楼。楼下为教室,楼上为教员和学员寝室。北边的耶稣教堂作为大礼堂,现仅存西楼,占地面积210平方米。1985年,西楼经修整为抗日干校纪念室。纪念室门口上方,悬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的“闽浙边抗日干部学校旧址”匾额。1984年2月,粟裕同志病逝,遵其遗愿,将他的骨灰敬撒在抗日干校旧址的桂花林中。目前,纪念园后续工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正在施工,预计2011年7月1日前完成主体工程。

 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我县西部山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西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带动了我县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其他旅游项目发展,形成了“红色旅游吸引人,蓝色旅游集聚人,绿色旅游留住人”的平阳旅游特色。

网络编辑:叶炯凯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