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的庙会
庙会是民俗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8/04/16
黉门遗泽 科苑流芳 ——纪念林学泰斗陈嵘诞辰130周年
1888年3月2日(清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林学泰斗陈嵘出生于浙江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现梅溪镇石龙村)。先生原名正荣,字宗一,祖籍平阳县北港坎头村。1904年17岁,他回到北港坎头,进入致用学堂学习经史、舆地、格致等课程。校长陈黎青先生为他取名嵘。一年后转入平阳县高等学堂学习。
2018/04/09
林学泰斗陈嵘是平阳人
按照国人的传统习惯,说一个人是哪里人,指的是其籍贯,而非出生地。比如大诗人李白,出生地一说在今中亚碎叶城,但他肯定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因为籍贯在中国。特别是自古以来,一些官宦人家,携眷赴任,其子女出生地多变,但籍贯不变。
2018/04/09
郑成功部驻扎在平阳一带的将领们
永历十二年(1658)六月,郑成功率部进入平阳后,至永历十四年(1660)春撤回厦门,在这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三次占领平阳沿海一带,其中一度劝降了平阳县城的守将,收复了平阳县城。郑成功部占领平阳沿海一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永历十二年(1658)六月初四,郑成功率部从福鼎前岐港登陆,由分水关进入平阳县。初七,大部队至平阳县城下。
2018/04/02
谁为青峰铸脊梁 ——杨文广坦记
凡我国的地名,概能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内涵:人文历史、地理地貌及民间传说。家乡平阳县昆阳镇,就分别寓含了上述因素
2018/03/19
黄公望山居图与陈高《散木轩铭》
《富春山居图》为黄公望为无用师所绘,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2018/03/19
厚垟清中叶诗人故居访考
清中叶,平阳文风鼎盛,相继出现张南英、张綦毋、叶嘉棆、鲍台、华文漪、谢青洲、谢青扬等学者诗人。
2018/03/12
平阳教谕卢镐
《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部经典著作,黄宗羲甫创草稿,全祖望辑补成百卷巨著。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称其为奇书。卢镐其父卢培为黄
2018/03/05
乱弹在平阳的兴发
温州乱弹,现称瓯剧,清中后期曾在平阳民间兴发,建国后组建“胜利乱弹剧团”,1959年改名“温州市瓯剧团”,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阳籍的乱弹班演员陈茶花被列入为国家级瓯剧非遗传承人。
2018/02/12
郑成功北伐与平阳
郑成功率部坚持抗清十余年,成为南明军中的一支主力。后经养精蓄锐,军力大增。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郑成功稳定了东南局势,没有了后顾之忧,为策应西南各省的南明王朝,趁江南地区清军力量薄弱之机,
2018/01/29
县城南门古迹拾遗
自从前几年回生堂店面房连同“回生堂”店招被火烧之后,这一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似乎从此烟消云散,南门好像再也没有什么好的古迹可谈。
2018/01/15
《宋元学案》与平阳学统
《宋元学案》是一部记述宋元时期学术思想及其流派的学案体学术史著作。
2018/01/08
千年蛟川千年梦
每次从宋桥去湖岭,都是途经三都王。每次在车上远远地望着田野里牌坊,总是想去仔细看一看。于是,趁着周末闲暇时,特地来三都王(古名蛟川,又称蛟川里)一趟
2017/12/25
从林景熙文章看平阳学统伊始
2017/12/18
太平天国战争后平阳先民移居浙北考
刘绍宽先生修纂民国《平阳县志》,其卷十九“风土志·民族”称:“瓯粤民族自汉悉徙江淮,其地墟也,自是居者,已非旧族”。
2017/12/18
杜整小传
(1442-1502),字思齐,号敬庵,万全象屿(今杜山头村)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科三甲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从二品),以清正廉洁,忠心爱国而著称。
2017/12/11
育才吾党事 岂为稻粱谋——从《厚庄日记》看刘绍宽办学历程
今年是先贤刘绍宽(1867—1942)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他是平阳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是教育家。作为近代温州首批“睁眼看世界”的传统学者,面对“三千年未
2017/12/04
元代大儒赵良震
2017/11/27
林景熙和宋末诗坛的那些“山”
古代文人多有别号:有称居士的,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有称道人的,如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有称子的,如卢照邻号幽忧子,陆龟
2017/11/27
少事文章老未休 —古文家刘绍宽与他的弟子张鹏翼先生
2017/11/20
宋恕与海宁书院
宋恕(1862-1910),字燕生,平阳县人,后移居瑞安,近代启蒙思想家,光绪十三年(1887)开始,随岳父孙锵鸣襄校课卷于钟山书院(南京)、龙门书院(上海)等。
2017/11/13
《平阳县志》复审 省市专家充分肯定志稿编纂工作
11月8日~9日,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召开《平阳县志(1989~2012)》复审会议,邀请省市专家对志稿进行评审。
2017/11/13
记革命者、文化事业爱好者孔庆杭先生:道路坎坷风雨骤 挥毫尽写晚来春
近段时间以来,我数次翻阅曾担任孔子世家平阳派后裔联谊会会长的孔庆杭先生主编、其生前赠送的《命运两代人》和《孔子世家平阳派家谱》,心潮难平。孔庆杭先生在人生旅途中迭遭挫折,正如《命运两代人》后记中其妻陈惜芬女士所言,其一生沉重。如今斯人已逝,回想起来,其革命历程和默默耕耘文化事业,仍历历在目……
2017/10/30
红都凤卧的细节
当东方那一轮清新如炬的火球,像个刚过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从凤山头上探出了脸儿,凤卧集镇便沐浴在金色的朝阳中。
2017/10/23
熟读《汉书》 儒雅彬彬 ——振威将军郑得标
晚清时期平阳城西郑宅中娶了七个老婆的“郑大老”到底是何许人?问过附近年龄大的人,都说不知道。大家只知道他在外地当很大的官,所以都习惯称他为“郑大老”。刘绍宽《厚庄日记》中也没有提到郑大老是谁。直到最近笔者在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杨悌《味镫存稿》中读到《清振威将军浙江严州协副将郑公墓志铭》,才知道“郑大老”原来就是郑得标,被朝廷封为振威将军。民国《平阳县志》有《郑得标传》,说原来老家是在江南严处(今苍南县宜山严处村),后迁徙到县城西郭。
2017/10/16
平瑞航线内河轮船的沧桑岁月
2017/09/25
林景熙故里及相关地名疏证
林景熙(1242-1310)是宋元之际平阳籍著名诗人。其故居在平阳县(州)城白石巷,称“白石故庐”,别墅在平阳城西马鞍山麓,称“赵奥别业”。
2017/09/18
晚清平阳绅士俞蔚文及其故居
古代平阳县共有五十五都,城西白石村是出县城西门外的第一都的第一村,平阳孔家的发祥地,是一个人文渊薮之村,平阳历史上许多名
2017/09/11
铁骨铮铮 奋力疾呼 ——记蔡疾呼同志
蔡疾呼(1883-1959),平阳昆阳镇人。青年时参加反袁世凯第五护国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募到法国当“华工”。1923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7/09/04
半生风雨路 十年平阳情 ——记新四军老战士孙洁
4月19日,我们从平阳驱车来到绍兴市区,叩开风景优美的环山公园旁一处宅邸,93岁高龄的孙洁女士亲自开门接待了我们。
2017/08/28
记新四军老战士杨力航:峥嵘岁月家国情
杨力航,1925年出生,正师级离休军人,平阳鳌江人(原籍现龙港镇杨家宅村人,后随父母迁居鳌江镇)。1938年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1940年在鳌江雁门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秋与宋廷铭一起奔赴苏北参加新四军第一师。 解放战争时期,杨力航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教导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总后高级步兵学校宣传科科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科长、副处长,贵州省安顺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安顺地委副书记、书记,贵州省委委员,昆明军区陆军14军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政治部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
2017/08/16
我的父亲宋梓芗
我的父亲本名上楠,是上世纪上半叶浙南地区一位开明的民族工商业者。我如今是年近百岁的离休老人了,写下这些文字,作为对父亲的纪念。
2017/07/31
新四军老战士宋廷铭:不忘初心 携手战斗
宋廷铭,1923年出生,平阳鳌江人,是平阳早期重要地下党人员。1938年参加中共地下党读书会,1939年正式走上革命道路,1941年根据组织决定前往苏北参加新四军,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读书、任教,后到新四军苏中公学担任政治教员。曾随粟裕师长南下苏南,和国民党顽固派“忠义救国军”开展“反摩擦”斗争。
2017/07/31
心怀一颗红星 同侪并肩抗日——记新四军老战士施光华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峥嵘岁月中的革命先辈们,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九死一生。他们的回忆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就是一座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血火丰碑。
2017/07/20
心怀一颗红星 同侪并肩抗日——记新四军老战士施光华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峥嵘岁月中的革命先辈们,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九死一生。他们的回忆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就是一座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血火丰碑。
2017/07/20
军过甸阳岭 营扎西门外
郑成功(1624-1662),名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原为南明大将,因蒙南明绍宗赐国姓朱,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
2017/07/10
钱仓凤凰岩考辨
闲读《温州日报》旧报,见第六版《旅游》,刊登了陶文芳先生《一声叹里出“凤凰”》一文,文曰:“在平阳钱仓,最先抢走我们眼球的就是‘凤凰岩’了。
2017/07/03
真清至正 廉平爱民 ——记失载的平阳名宦黄侅孙
南宋淳祐八年(1248),平阳人黄侅孙任江西省南丰县令,他是一位真清至正、廉平爱民的名宦。 据同治《南丰县志》记载:黄侅孙,字东之,号斗斋,温州平阳人,南宋淳祐八年(1248)以奉议郎宰邑,在任转承议郎,赐绯衣银鱼。他在任“真清至正,毫发不私而恺悌慈祥,民爱之如父母。”当时南丰流传着一首民谣形容黄侅孙政绩:“元宵不放灯,端午不竞渡,催科不扰民,巡尉不差捕。”淳祐辛亥(1251)春农业歉收,百姓生活艰难,黄侅孙亲自行走田间,探苦问孤,劝富户出粮济贫,让许多百姓度过荒年。
2017/06/26
屡毁屡修不易 闸成五都之福 ——鳌江江口陡门的前世今生
鳌江水闸,最早称“江口陡门”,距今已有781年历史。元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六《平阳重修江口斗门记》中载:“宋端平三年(1236),县令林宜孙于北江口(今鳌江镇陡门街)创建‘江口陡门’。”
2017/06/26
西郭诸山甸垟来
有空时总喜欢去山里走走,西郭诸山也走了许多次,但多是走马观花。这次,笔者特地抽时间去走走看看西郭诸山的山形地势与人文古迹。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载:“县城诸山自甸阳来,为锦屏山、昆山,绕城西南,自岭门山迤东分两支……。自甸阳山东北迤为白石山,一名下山,有溪东南流,曰白石河。山麓有白石巷,有宋林景熙故居遗址。又东为锦屏山,状类画屏,四时苍翠,下有白莲井,其泉甘美,旱日汲数千家不竭。山西为马鞍山,一峰特耸,若勒回马首而顾其群,其旁起中伏,若马背负鞍。有清总兵官蔡朝佐镌字。锦屏山东南为昆山,雄丽峻拔,为县城表镇。顶上有巨岩,又名古岩山。山上旧有二木,冬夏常青,下有空洞,可容数十人。西一峰曰南屏山。山自西迤东降为平衍,至街右,复环曲而西,别起陡峰,为九凰山。”昆阳往西行至甸垟,其山依次为九凰山、锦屏山、马鞍山、白石山、甸垟山。
2017/06/19
西郭诸山甸垟来
有空时总喜欢去山里走走,西郭诸山也走了许多次,但多是走马观花。这次,笔者特地抽时间去走走看看西郭诸山的山形地势与人文古迹。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载:“县城诸山自甸阳来,为锦屏山、昆山,绕城西南,自岭门山迤东分两支……。自甸阳山东北迤为白石山,一名下山,有溪东南流,曰白石河。山麓有白石巷,有宋林景熙故居遗址。又东为锦屏山,状类画屏,四时苍翠,下有白莲井,其泉甘美,旱日汲数千家不竭。山西为马鞍山,一峰特耸,若勒回马首而顾其群,其旁起中伏,若马背负鞍。有清总兵官蔡朝佐镌字。锦屏山东南为昆山,雄丽峻拔,为县城表镇。顶上有巨岩,又名古岩山。山上旧有二木,冬夏常青,下有空洞,可容数十人。西一峰曰南屏山。山自西迤东降为平衍,至街右,复环曲而西,别起陡峰,为九凰山。”昆阳往西行至甸垟,其山依次为九凰山、锦屏山、马鞍山、白石山、甸垟山。
2017/06/19
南宋武状元黄裒然生平考
黄裒然,字号不详,南宋前期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武举第一。
2017/06/04
先生家有楼 择居吾里中 ——林景熙白石故庐和赵奥别业所在及相关地名疏证
林景熙(1242-1310)是宋元之际著名诗人。其故居在平阳县(州)城白石巷,称白石故庐,别墅在平阳城西马鞍山西麓,称赵奥别业。
2017/05/22
百岁老兵蔡炽甫亲历的南京保卫战
蔡炽甫1914年12月出生在平阳,6岁就离开了家乡,所以家乡平阳对这位出身黄埔军校的抗战老军人比较陌生。
2017/05/15
甸垟山,信是人间桃花源
又是春暖花开时,又是一个艳阳天,又是抵挡不住大山的呼唤,抗拒不了旷野的诱惑,约了几位朋友,一起去寻找山野的乐趣,品尝登高的滋味,感受春天的情怀。
2017/05/08
千古悠悠塘河水 ——《平阳塘河文化》前言摘编
塘者,堤也。塘河,顾名思义,是指筑有堤岸的大河。平阳塘河是温瑞塘河的延伸,是古代温州地区南北交通的主干道。
2017/04/26
平阳学统的递相传承 —《平阳学统·宋代卷》引言摘编
在南北宋之际,温州及平阳经济已先自发达,文化则紧随其后。
2017/04/26
西郭旧事
平阳西郭,现代语境中的“城乡接合部”。曾经,她是平阳“文献之邦”重要后方——名流云集、人文荟萃。当“平阳西郭”频频闪现在发黄的册页上时,你可能会问,她究竟是一
2017/04/24
林景熙与元曲家曾瑞在平阳的一段交情
燕人曾君瑞卿来昆阳,数造予门。挹其貌,冰悬雪峙,莹然而清也;聆其论,蛟腾虎跃,轩然而英也。而又持之以不矜,翼之以不倦。凡有作,必屑叩予。予益奇之。一日,悃款以请曰:“吾家世平州,祖、父皆学而仕。吾未离乳而徙于燕也。念孤竹吾自出,取而名斋,以示不忘。幸子广之!”
2017/04/17
林景熙与元曲家曾瑞在平阳的一段交情
燕人曾君瑞卿来昆阳,数造予门。挹其貌,冰悬雪峙,莹然而清也;聆其论,蛟腾虎跃,轩然而英也。而又持之以不矜,翼之以不倦。凡有作,必屑叩予。予益奇之。一日,悃款以请曰:“吾家世平州,祖、父皆学而仕。吾未离乳而徙于燕也。念孤竹吾自出,取而名斋,以示不忘。幸子广之!”
2017/04/17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喜说徐卿得二雏,吾家波及亦君余。 青衫手板宜从此,断简家藏莫付渠。 但从健如黄犊走,不妨错写弄麞书。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2017/04/17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喜说徐卿得二雏,吾家波及亦君余。 青衫手板宜从此,断简家藏莫付渠。 但从健如黄犊走,不妨错写弄麞书。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2017/04/17
湫侧故有永安寺 ——宋恕《永丰湫记》中写的是永安湫
2013年的下半年,笔者有幸与已故温州市著名历史学家胡珠生先生通了两次信,他是温州近代史研究第一人,对晚清温州陈虬、宋恕、陈黻宸“东瓯三先生”很有研究,编有《宋恕集》。
2017/04/10
宋恕与杭州求是书院
宋恕(1862~1910),字燕生,平阳县人。近代启蒙思想家,与陈黻宸、陈虬并称“浙东三杰”,著有《六斋卑议》等,他抨击程朱理学,主张变法维新、设立议院、开设报馆、兴办学校、振兴工商等,是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