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湖的飞行员
2022/08/17
兄弟情缘
2022/08/17
东门打银店
2022/08/17
夏夜
2022/08/17
乡野闲情
2022/08/17
小 镇(外二首)
2022/08/17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记传统制陶人的坚持
2022/08/12
支边在七台河
2022/08/12
奶奶的笑容
2022/08/10
我的下属任为仁
2022/08/10
象棋之乡:打响平阳文化知名度
2022/08/05
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县再添一家瓯越非遗百家坊
日前,温州市第二批15家“瓯越非遗百家坊”集中开放。其中,我县“非遗百家坊”(平阳黄汤)顺利入选,这也是我县第二家“瓯越非遗百家坊”。
2022/08/05
“走”出非遗新魅力!平阳木偶戏赴丽水“文化走亲”
连日来,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先后赴丽水市松阳县、遂昌县开展文化走亲活动。
2022/07/29
一朵小花的印迹——我和《人间词话》
2022/07/29
在水亭公社插队二三事
2022/07/29
应征入伍的日子
1960年8月,海军1043部队到平阳县征兵,我和苏宗珍、郑为雄、黄兆庭四个在南湖当小学教师的都报了名。
2022/07/27
关于慎独
“慎独”这个词,我们很难准确认识。
2022/07/27
讲讲笑话
讲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给童子说了一个明代笑话:“莫廷韩过袁履善先生,适村人献枇杷果,帖书‘琵琶’字,相与大笑。
2022/07/27
情系“五营”
1972年5月5日清晨,我们100名知青在平阳县城告别亲友,动身前往伊春林区。100人中,城关、鳌江各50人。四天日夜兼程,我们于5月9日傍晚7点多到达目的地伊春丰林林业局——五营。
2022/07/22
忆平阳山歌
“山歌好唱口难开,林檎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鲤鱼好吃落深潭。
2022/07/22
为《唱歌的人》唱支歌
2022/07/20
品一口霞关鱼丸
2022/07/20
驰骋六十六春秋
2022/07/20
水流过,城留下
2022/07/13
没有捷径
2022/07/13
日记
2022/07/13
幼蟹
2022/07/13
捕捉了金色
2022/07/13
在桦南插队
我出生在霞关海边小镇(古称镇霞关,原属平阳县马站区霞关公社),1964年秋考入平阳县第一中学(现平阳中学)。1969年10月,我从城关镇(现昆阳镇)支边,赴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桦南县梨树公社东柞大队插队落户。
2022/07/08
买菜
2022/07/06
鲁小娃
2022/07/06
汤家岭的故事
2022/06/29
卡口笔记
2022/06/29
捐献
2022/06/21
六十年前,我在平师读书
2022/06/21
柑花香
2022/06/21
笔下(外三首)
2022/06/21
朱自清与马星野的师生情
2022/06/18
银针伴我走过支农历程
1970年10月下旬,我们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四团组建了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杭锦后旗沙金套海公社,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支队伍。
2022/06/17
乡里人 | 25年勤念“甲鱼经”
甲鱼又叫团鱼、鳖,味道鲜美、口感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水产品,也是一种养殖周期很长的水产品,
2022/06/17
平阳文化看什么⑨|音乐与数学:平阳历史文化的核心标识
2022/06/12
在榆垟浃口插队的岁月
2022/06/10
长在土里的故事
2022/06/10
墙
2022/06/08
我的老师
2022/06/08
红蓼(外一首)
2022/06/08
我知道的山村(组诗)
2022/06/08
南孔文化:平阳历史文化的首要辨识度
2022/06/02
张同盛纸店
民国时期,平阳县城的东吊桥路4号,春和南货店毗邻东首,开设着一间张同盛纸店。名曰纸店,实则笔、墨、纸、砚俱全。
2022/06/01
小屁孩
那个年代,没有风扇和空调,从田间劳累了一天的庄稼人吃饱晚饭后,陆续把竹床、躺椅或席子放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这里一堆,那里一伙,全是被热浪逼出屋的人,场面十分壮观。
2022/06/01
讲讲“废话”
每次上课,总要讲些“废话”,闲来无事,略举近来所谈。
2022/06/01
武状元和数学:平阳文化星空中最亮的双子星
2022/05/30
平阳文化:看两宋风流遗韵
2022/05/27
从“鞋丢了”说起
2022/05/25